[實用新型]一種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04271.X | 申請日: | 201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112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陸佩林;吳明飛;陳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淇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046 | 分類號: | G01N23/046;G01N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上海市嘉定區思***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探測控制器 焊點 驅動支架 驅動裝置 上位機 發射裝置 焊縫檢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 自屏蔽 數據庫技術 工藝處理 汽車焊裝 數據傳輸 通信網絡 圖像處理 無損檢測 原始數據 質量標準 焊縫 位機 成像 焊接 射線 零部件 掃描 指令 檢測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包括機架、探測控制器、驅動裝置、驅動支架、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和上位機;機架上設有探測控制器,探測控制器一側設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與驅動支架相連接,驅動支架上設有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探測控制器通過通信網絡與上位機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采用射線對焊點、焊縫發生區域進行快速有針對性的掃描,探測控制器成像后數據傳輸至上位機,上位機利用圖像處理和數據庫技術即時判斷焊接質量,進而給出工藝處理指令,實現在線、即時的無損檢測,快速提升檢測速度,為建立汽車焊裝、零部件質量標準提供原始數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汽車制造過程中對點焊、弧焊質量的檢驗一般采用人工鑿檢和實驗室離線超聲波檢驗結合的辦法,檢測率在30%以內;存在的問題是效率低、無法做到全面檢查,人工檢測存在偏差、沒有統一的量化處理方法;另外,人工鑿檢再復原的做法不僅破壞焊點、焊縫本身質量,甚至還破壞附近折邊。無法做到100%全面檢查意味著出廠的每一輛汽車都存在因為焊點、焊縫質量問題導致的行車安全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提高了焊點、焊縫檢測速度10倍甚至百倍以上,使檢測與焊接同步發生,達到100%的檢查率,最大程度保證行車安全、壓力安全等等。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探測控制器、驅動裝置、驅動支架、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和上位機;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探測控制器,探測控制器的一側設置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與驅動支架相連接,驅動支架上設置有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相對設置;所述探測控制器通過通信網絡與上位機相連接,探測控制器將所采集的數據傳輸至上位機,上位機根據所接收到的數據判斷焊點、焊縫的焊接質量。
優選地,所述發射裝置采用X射線發生器、伽馬射線發生器或者加速器射線發生器。
優選地,所述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上均設置有嚴密的射線輻射防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本實用新型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在對外部環境最低輻射污染的情況下(低于國家和國際標準),采用射線對焊點、焊縫發生的微小區域進行快速有針對性的貼面掃描,探測控制器成像后數據傳輸至上位機,上位機利用圖像處理和數據庫技術即時判斷焊接質量,并與所有的汽車焊接標準庫對比進行歸類,進而給出處理指令,在不改變成品原有位置、原有形狀的前提下實現在線、即時的無損檢測,極大提高焊點、焊縫質量檢測等級,量化檢測指標,快速提升檢測速度,從原來平均5分鐘提升到少于500 毫秒,為建立汽車焊裝、罐體焊接、零部件質量標準提供原始數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中探測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屏蔽在線焊點、焊縫檢測系統中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淇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淇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0427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