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傷口保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98110.4 | 申請日: | 2019-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4475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暉;陳湘;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90/00 | 分類號: | 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和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傷口 保護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傷口保護器。傷口保護器主體為兩個彼此做轉動連接的、結構對稱的帶有手持部、柄桿的鉗形體,兩柄桿通過鉸接軸活動連接成一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軸處固定安裝一絕緣材料制成的保護板,保護板末端與柄桿末端齊平。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傷口保護器具有避免損傷下層組織、保護切口、保護術者、應用廣、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傷口保護器。
背景技術
開放手術,尤其是腹部開放手術,經常使用高頻電刀來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腹膜等。在切開組織時,為了盡量避免損傷下層組織,常用手指或普通彎鉗來分開組織之間間隙,讓電刀與下層組織之間間隙盡量寬,然后再用電刀在兩手指間或鉗口間進行切割,但是由于組織的覆蓋、出血等原因,術野常常不清楚,無法準確判斷電刀切割的深淺及與手指的距離。當切割組織較薄,術者操作不當時高頻電刀損傷術者手指的情況時有發生;當電刀切割過深則可能損傷到下層組織,腸道、血管損傷尤為嚴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傷口保護器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傷口保護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傷口保護器,包括主體為兩個彼此做轉動連接的、結構對稱的帶有手持部、柄桿的鉗形體,兩柄桿通過鉸接軸活動連接成一體,所述鉸接軸處固定安裝一絕緣材料制成的保護板,保護板末端與柄桿末端齊平。
優選的,所述保護板末端與柄桿末端均為弧形平滑狀。
優選的,所述柄桿前端呈階梯狀。
優選的,所述保護板上邊緣部各設置一個止擋部,止擋部為凸起,以控制兩柄桿的打開角度。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傷口保護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鉗形體下安裝前端為弧形的絕緣板,可插入組織間隙,這樣可以避免術者用手指去分離間隙,且有絕緣板的隔開,電刀切割可完全避免損傷到下方組織,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保護器前端設計為階梯狀,這樣對比普通彎鉗,在開放手術深層組織切開時可以更好的插入組織間隙達到保護的目的??傊?,本實用新型擁有避免損傷下層組織、保護切口、保護術者、應用廣、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傷口保護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手持部-1、階梯狀柄桿-2、絕緣板-3、止擋部-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傷口保護器包括手持部1、階梯狀柄桿2、絕緣板3、止擋部4,該保護器主體為兩個彼此做轉動連接的、結構對稱的帶有手持部、柄桿的鉗形體。
兩柄桿通過鉸接軸活動連接成一體,所述鉸接軸處固定安裝一絕緣材料制成的保護板,保護板末端與柄桿末端齊平。
本實施例的保護板末端與柄桿末端均為弧形平滑狀,保護板上邊緣部各設置一個凸起作為止擋部。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使用方式如下:術中使用該保護器的柄桿插入來分開組織之間間隙,打開柄桿所需角度,采用電刀在柄桿打開的區域進行切割,通過絕緣板進行電刀切割深度的控制,避免損傷到下方組織。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未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981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垃圾壓縮篩選裝置
- 下一篇:一種木門綜合加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