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86593.6 | 申請日: | 2019-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25069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云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葉立濤 |
| 地址: | 473058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腫瘤 內科 積液 引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包括第一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的內表面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內表面上固定連接有穿刺針,所述滑塊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圓筒,所述第二圓筒的內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軟管,所述軟管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導管,所述導管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三長方形開口,所述導管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四長方形開口,該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在穿刺的過程中,操作者可以通過塑料板上的刻度觀察到穿刺的深度,并且在引流排液的過程中,可以對引流的速度進行控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
背景技術
腫瘤內科主要從事各種良、惡性腫瘤的內科治療,對于體內有積液的病人主要采用穿刺抽液的方法來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用到引流器對積液進行引流。
目前,現有的多數引流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者不能精確的知道穿刺的深度,給臨床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且在引流的過程中,無法對引流的速度進行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在穿刺的過程中,操作者可以通過塑料板上的刻度觀察到穿刺的深度,并且在引流排液的過程中,可以對引流的速度進行控制。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腫瘤內科積液引流器,包括第一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的內表面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內表面上固定連接有穿刺針,所述滑塊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圓筒,所述第二圓筒的內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軟管,所述軟管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導管,所述導管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三長方形開口,所述導管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四長方形開口,所述第三長方形開口的內表面上滑動連接有推塊,所述推塊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圓片,所述圓片的外表面與第四長方形開口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推塊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外表面與導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穿刺針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二圓孔。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圓筒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圓環。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圓筒的上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長方形開口,所述第一長方形開口的內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塑料板,所述塑料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刻度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圓筒的下表面上設置有第二長方形開口,所述第二長方形開口的內表面上滑動連接有螺紋桿。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桿的上表面與滑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外表面上螺紋連接有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圓筒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橡膠墊。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塑料板是透明的,并且塑料板上設置有刻度線,在滑塊推動穿刺針進行穿刺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塑料板觀察滑塊的位置,根據滑塊所處位置對應的刻度來半判斷穿刺的深度。
(2)穿刺針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第二圓孔,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引流的過程中,穿刺針發生堵塞。
(3)圓環增加的第二圓筒末端的面積,方便穿刺過程中推動第二圓筒遠動。
(4)橡膠墊與病人的皮膚接觸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圓筒內部結構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865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保溫混凝土墻體
- 下一篇:一種二氧化碳提純液化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