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纖維切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85363.8 | 申請日: | 2019-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661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瑾;葉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派尼爾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1/00 | 分類號: | B26D1/00;B26D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竇賢宇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纖維 纏繞盤 上刀盤 刀盤 切割機 下刀盤 旋轉軸 引線孔 本實用新型 傳動組件 從上至下 均勻設置 生產設備 生產效率 外圓周面 切斷機 壓緊輪 刀片 齊平 套接 直板 相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結構纖維切割機,包括:機架、刀盤、壓緊輪和傳動組件。其中,所述機架的前側開設有引線孔,刀盤設置在所述機架內與所述引線孔齊平;所述刀盤包括旋轉軸和從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轉軸上的上刀盤、纏繞盤和下刀盤;所述上刀盤和所述下刀盤外徑相等;所述纏繞盤的外徑小于所述上刀盤的外徑;所述纏繞盤的外圓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刀片。本方案能夠對結構纖維同時切斷,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該生產設備的產量與傳統直板切斷機相比提高了10倍以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切割機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結構纖維切割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用結構增強合成纖維是近年來工程領域應用較多的短切合成纖維新品種,主要用來取代鋼纖維用于混凝土面板結構的增強增韌,以及用于噴射混凝土中防止回彈。
結構增強合成纖維是一種短切的粗纖維,直徑約0.5-1.0mm,長度為12-50mm,外形是扁平狀、螺紋狀或絞索狀,該纖維在生產時,通常采用切割鋼纖維的直板型切斷機,其工作原理是像鋤刀一樣一次性切斷一束,因此產量底。由于結構增強合成纖維一般應用于大型的工業廠房地坪或隧道工程中,用量很大,因此這種傳統的生產設備顯然不能滿足工程的供應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纖維切割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結構纖維切割機,包括:
機架,所述機架的前側開設有引線孔;所述機架的內部設置有壓緊輪支架;所述機架的外側設置有引線架;
刀盤,設置在所述機架內,與所述引線孔齊平;所述刀盤包括旋轉軸和從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轉軸上的上刀盤、纏繞盤和下刀盤;所述上刀盤和所述下刀盤外徑相等;所述纏繞盤的外徑小于所述上刀盤的外徑;所述纏繞盤的外圓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刀片;
壓緊輪,設置在所述機架內,與所述纏繞盤齊平;
傳動組件,設置在所述刀盤的頂部;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旋轉軸傳動連接。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緊密套接在所述旋轉軸頂部的旋轉輪,所述旋轉輪的外圈設置有外圈齒;旋轉安裝在所述機架內的傳動軸;與所述傳動軸一端連接的調速電機;以及對稱套接在所述傳動軸上的外傳動輪;所述外傳動輪與所述外圈齒相互嚙合。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組件還包括與所述外圈齒同軸同向設置在外圈齒內部的內圈齒;以及對稱套接在所述傳動軸上的內傳動輪;所述內傳動輪位于兩個外傳動輪之間,并與所述內圈齒相互嚙合。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上刀盤的外圓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刀槽,所述下刀盤的外圓周面對應設置有若干個刀槽。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壓緊輪的外圓周面位于所述上刀盤和所述下刀盤外圓周面的連線上。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機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刀盤下方的出料斗。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引線架包括:兩個支腿;固定在兩個支腿之間的支架;等距離排列在所述支架上的若干個輥輪;以及安裝在靠近機架的支腿上的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具有多數個盤片的刀盤,對結構纖維同時切斷,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該生產設備的產量與傳統直板切斷機相比提高了10倍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切斷時,將待切斷的纖維首端依次穿過引線架和引線孔,最后纏繞在刀盤內的纏繞盤上,開啟調速電機傳動,在傳動組件的傳動下,刀盤自轉并帶動纖維繼續纏繞在纏繞盤上,當纏繞的厚度能夠使壓緊輪與纏繞在纏繞盤做外面的纖維相擠壓時,纏繞的纖維受到壓力,迫使與纏繞盤直接接觸的纖維受到刀片的切割,從內部開始切割纖維。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派尼爾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派尼爾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853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