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濕泥預熱干化混合造粒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83119.8 | 申請日: | 2019-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766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巍巍;周志強;金建業;潘偉軍;江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格林蘭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20 | 分類號: | B01J2/20;C02F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濕泥 泥盤 混合造粒 預熱 干化 灰管 焚燒 鍋爐 本實用新型 從上向下 二次利用 加熱裝置 物理特征 長條狀 干燥機 連接管 污泥量 滑動 污泥 結團 熱灰 豎向 貼附 申請 擠出 周轉 節能 能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濕泥預熱干化混合造粒爐,包括一個鍋爐,所述鍋爐內從上向下分布有第一分泥盤、第一噴灰管、第一接粒盆、第二分泥盤、第二噴灰管、第二接粒盆和加熱裝置,所述第一分泥盤與所述第二分泥盤之間通過豎向的連接管相連;其優點在于:每次推進的污泥量小,不過數噸,比圓盤干燥機周轉帶起的幾十號污泥,要節能;并且,本申請利用了濕泥的自身重力作為滑動能源;本申請對焚燒之后產生的熱灰進行二次利用,利用其余熱,又利用其物理特征,貼附于濕泥表面,使得長條狀擠出的濕泥不會再次結團,有利于焚燒。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污泥處理過程中的設備;具體是一種濕泥預熱干化混合造粒爐。
背景技術
污泥的含水量非常高,所以污泥焚燒前需要進行干化處理,有些還需要在這個階段混合其它物質,以便焚燒更加容易并且充分。
現在主要的預熱方式是圓盤干燥機:濕污泥由進料口送入,在圓盤外殼和空心軸之間流動,通過夾套、空心軸和軸上焊接的空心盤片傳輸熱量,物料被間接加熱干化,產生的水蒸汽聚集在干燥機的穹頂,由栽氣帶出干燥機;空心盤片與軸完全垂直,對物料沒有切劇,通過盤片邊緣的推進/描拌器的作用,對物料進行推進攪拌,不斷更新干燥面,從而實現干燥的目的;整臺干燥機的承載部分,由一根中空軸和一組中空的圓盤組成。
工作時,這個圓盤干燥機中充入的是幾十噸的污泥,每次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被割片的濕度較高的污泥容易再次結團,只能持續加熱到后程,在濕度明顯下降時,才能做到不結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能對焚燒污泥產生熱粉灰進行再次利用,濕泥一次造粒成功,不結團的一種濕泥預熱干化混合造粒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濕泥預熱干化混合造粒爐,包括一個鍋爐,所述鍋爐內從上向下分布有第一分泥盤、第一噴灰管、第一接粒盆、第二分泥盤、第二噴灰管、第二接粒盆和加熱裝置,所述第一分泥盤與所述第二分泥盤之間通過豎向的連接管相連,所述第一分泥盤和所述第二分泥盤均在管體的朝底面設置有若干出泥孔,所述第一噴灰管和所述第二噴灰管均在體管的朝下面和朝內面設置有若干出灰孔,且均與污泥焚燒過程中排放的熱粉灰管相連;所述第一接粒盆和所述第二接粒盆均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分泥盤外接有進泥管和推泥氣缸,所述第一接粒盆的出料口設置在鍋爐外;在所述推泥氣缸的作用,受擠壓的部分濕泥從第一分泥盤的所述出泥孔中呈長條狀擠出,并在下落過程中與從第一噴灰管的出灰孔中噴出的熱灰混合,最后從第一接粒盆的所述出料口中排出鍋爐外,完成一次混合預熱造粒過程;
第一分泥盤中的其余濕泥通過所述連接管進入所述第二分泥盤中;
第二分泥盤的濕泥一部分在重力和擠壓力的作用下通過出泥孔中呈長條狀擠出,并在下落過程與從第二噴灰管的出灰孔中噴出的熱灰混合,最后從第二接粒盆的出料口中排出鍋爐外,完成二次混合預熱造粒過程;
第二分泥盤中的其余濕泥進入下道工序。
所述第一分泥盤和第二分泥盤的管體呈中心向下的內凹渦旋狀。
所述第一分泥盤和第二分泥盤的最外圓管體焊接有安裝環,所述安裝環通過若干支撐固定在鍋爐內側。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每次推進的污泥量小,不過數噸,比圓盤干燥機周轉帶起的幾十噸級,要節能很多倍;并且,本申請利用了濕泥的自身重力作為滑動動能;2本申請對焚燒之后產生的熱灰進行二次利用,利用其余熱,又利用其物理特征,熱灰顆粒貼附于濕泥表面,使得長條狀擠出的濕泥不會再次結團,有利于焚燒;3有兩道工序,正轉加反轉,正好進行一次揉泥,使得二次混合預熱造粒過程中,濕泥可與石頭類硬物分離;可分離出石頭、玻璃等大塊的硬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格林蘭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格林蘭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831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殺菌消毒功能的造粒裝置
- 下一篇:一種鹽堿地生物調理劑智能化造粒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