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供電電路、電源及顯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76855.0 | 申請日: | 2019-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914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二平;楊冰;張若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H02M7/217;H02H7/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純;李向英 |
| 地址: | 2153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電電路 輸入電壓 參考電壓 比較模塊 電源模塊 控制信號 輸出模塊 顯示系統 電源 產生控制信號 供電電壓 交流電壓 輸出電壓 穩定波形 顯示裝置 直流電壓 輸出 申請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供電電路、電源及顯示系統。該供電電路包括:比較模塊,所述比較模塊比較第一輸入電壓和參考電壓的大小,并根據比較結果產生控制信號;輸出模塊,連接至所述比較模塊,所述輸出模塊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將第一輸入電壓和第二輸入電壓之一作為供電電壓輸出,其中,所述第二輸入電壓大于所述參考電壓。該供電電路的第一輸入電壓低于參考電壓時,供電電路的輸出電壓為第二輸入電壓,大于參考電壓,因此該供電電路能為電源模塊提供穩定的直流電壓,從而電源模塊能為顯示裝置提供具有穩定波形的交流電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集成電路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供電電路、電源及顯示系統。
背景技術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發生周期性變化的電流,通常波形為正弦曲線,可以有效傳輸電力,被廣泛應用于顯示裝置、控制器等裝置的驅動電路中。以顯示裝置為例,采用正弦交流工頻電壓作為顯示裝置的工作電壓,用以驅動顯示面板。
在現有技術中,采用輸入電壓VIN作為顯示裝置電源模塊的輸入電源,顯示裝置的電源模塊將輸入電壓VIN升壓濾波后輸出交流電壓,以驅動顯示裝置。當輸入電壓VIN電壓小于3V時,顯示裝置的電源模塊的輸出電壓的波形會出現較大紋波(ripple),即電壓的正負峰值VS+和VS- 不穩定,紋波達到4V以上。輸出電壓的較大波紋會使得顯示裝置的透明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大大影響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以聚合物分散型液晶(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顯示面板為例,輸出電壓的較大波紋會嚴重影響PDLC顯示面板的窄視角效果。
期望進一步改進電源模塊,從而在輸入低電壓電源時,電源模塊能輸出具有穩定波形的交流電壓。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供電電路、電源及顯示系統,其中,在第一輸入電壓大于參考電壓時,供電電路輸出第一輸入電壓;在第一輸入電壓小于參考電壓時,輸出第二輸入電壓,從而在輸入低電壓電源時,供電電路能為電源模塊提供具有穩定波形的直流電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供電電路,包括:比較模塊,所述比較模塊比較第一輸入電壓和參考電壓的大小,并根據比較結果產生控制信號;輸出模塊,連接至所述比較模塊,所述輸出模塊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將第一輸入電壓和第二輸入電壓之一作為供電電壓輸出,其中,所述第二輸入電壓大于所述參考電壓。
優選地,所述比較模塊包括比較器,所述第一輸入電壓連接至所述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所述參考電壓連接至所述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所述控制信號由所述比較器的輸出端提供。
優選地,所述比較器的正供電端接收所述第二輸入電壓、負供電端接地。
優選地,所述輸出模塊包括第一開關管和第二開關管,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通路端連接至所述第二輸入電壓、第二通路端連接至電源模塊、控制端連接至所述控制信號,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通路端連接至所述第一輸入電壓、第二通路端連接至所述電源模塊、控制端連接至所述控制信號。
優選地,所述第一開關管為P溝道MOS場效應晶體管,所述第二開關管為N溝道MOS場效應晶體管。
優選地,所述控制信號為電壓信號,所述電壓信號包括高電平和低電平,當所述第一輸入電壓小于所述參考電壓時,所述控制信號為低電平,所述第一開關管導通且所述第二開關管關斷,當所述第一輸入電壓大于所述參考電壓時,所述控制信號為高電平,所述第一開關管關斷且所述第二開關管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768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