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76738.4 | 申請日: | 2019-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58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恩賽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9/12 | 分類號: | F24H9/12;F25B30/06;F24S20/40;F24V3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培育倉 空氣能 空氣熱交換器 熱水循環系統 太陽能集熱器 循環水管道 太陽能 熱采集 水倉 熱水循環裝置 本實用新型 水泵 生物能 熱循環系統 安全環保 環境影響 熱水循環 無污染物 裝置連接 排放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循環系統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其包括培育倉、熱水循環裝置、太陽能集熱器、空氣熱交換器和生物熱采集裝置;熱水循環裝置包括水泵、水倉和循環水管道;水倉設于培育倉內;太陽能集熱器設于培育倉外側的頂部;空氣熱交換器沿水平方向設于培育倉內;生物熱采集裝置設于培育倉內;循環水管道分別與太陽能集熱器、空氣熱交換器和生物熱采集裝置連接;水泵用于控制水倉和循環水管道的循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其利用生物能、空氣能和太陽能實現熱水循環,安全環保、無污染物的排放,對環境影響小,具有推廣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循環系統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生物熱是一種新型能源,其為生產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本身所產生的大量的熱。生物熱主要是培養基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成、水以及其他物質時釋放出來的。釋放出來的能量部分用來合成高能化合物,供微生物合成和代謝活動的需要,部分用來合成產物,其余部分則以熱的形式散發出來。生物熱大量產生于菌體的對數生長期,這一階段所產生的大量熱成為發酵過程熱平衡的主要因素。
現有技術中很少有針對性將生物熱進行利用的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其針對在微生物發酵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并且輔以太陽能和空氣能的熱量,實現熱水循環。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其包括培育倉、熱水循環裝置、太陽能集熱器、空氣熱交換器和生物熱采集裝置;所述熱水循環裝置包括水泵、水倉和循環水管道;所述水倉設于所述培育倉內;所述太陽能集熱器設于所述培育倉外側的頂部;所述空氣熱交換器沿水平方向設于所述培育倉內;所述生物熱采集裝置設于所述培育倉內;所述循環水管道分別與所述太陽能集熱器、所述空氣熱交換器和所述生物熱采集裝置連接;所述水泵用于控制水倉和所述循環水管道的循環。
進一步的,所述循環水管道依次通過所述生物熱采集裝置、所述空氣熱交換器和所述太陽能集熱器。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還包括通斷器和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控制器與所述水倉連接;所述通斷器用于在溫度控制器檢測到水倉高于預設溫度時;切斷所述太陽能集熱器與所述循環水管道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培育倉內還包括鼓風機;所述鼓風機用于控制所述培育倉內空氣循環。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其利用生物能、空氣能和太陽能實現熱水循環,安全環保、無污染物的排放,對環境影響小,具有推廣前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一種空氣能、太陽能和生物熱三能合一熱水循環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0-培育倉;11-水泵;12-水倉;13-循環水管道;20-太陽能集熱器;21-空氣熱交換器;22-生物熱采集裝置;30-鼓風機;31-通斷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恩賽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恩賽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767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