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60683.8 | 申請日: | 2019-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89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松輝;張國新;張龑;劉毅;王富強;林曉賀;葉爾肯;代繼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陳選中 |
| 地址: | 10003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度測量單元 本實用新型 測量系統 下料斗 機口 混凝土 監控中心通信 測量效率 監控中心 人力物力 輸出端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包括下料斗、監控中心以及溫度測量單元;溫度測量單元設置于下料斗的輸出口處,且其輸出端與監控中心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人力物力投入大、測量效率低以及精度不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混凝土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混凝土溫控防裂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必須從原材料、混凝土拌合、運輸、澆筑、養護及管理等施工過程的控制實現,而控制拌合樓混凝土機口溫度是控制倉面澆筑溫度的關鍵一環。混凝土從機口到倉面要經過長距離運輸,到達澆筑倉面后,入倉溫度與澆筑溫度都會出現回升,而為控制入倉溫度與澆筑溫度,需要從混凝土機口位置控制甚至控制原材料的溫度。目前而言,對混凝土機口溫度的測量主要采取人工手動測量的方式,這種測量模式不僅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時測量效率低、精度不高,因而亟待開發一種機口智能測溫裝置,以解決當前機口測溫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人力物力投入大、測量效率低以及精度不高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包括下料斗、監控中心以及溫度測量單元;
溫度測量單元設置于下料斗的輸出口處,且其輸出端與監控中心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溫度測量單元包括若干紅外測溫傳感器和第一通訊模塊,若干紅外測溫傳感器均勻設置于下料斗的輸出口處,且其均對應設置有自動吹掃裝置和攝像頭,紅外測溫傳感器、自動吹掃裝置和攝像頭均通過第一通訊模塊與監控中心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監控中心包括監控室、第二通訊模塊、后臺服務器以及移動終端,后臺服務器通過第二通訊模塊與監控室和移動終端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監控室包括控制器、自動觸發裝置以及第三通訊模塊,控制器分別與自動觸發裝置、第一通訊模塊以及第三通訊模塊通信連接,第三通訊模塊與第二通訊模塊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通訊模塊為電纜線,第二通訊模塊為ZigBee轉WiFi網關,第三通訊模塊為ZigBee無線傳輸模塊。
進一步地,ZigBee轉WiFi網關的型號為WGT2422Z-W。
進一步地,ZigBee無線傳輸模塊的型號為NRF24LE1。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
(1)本方案提供一種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避免了使用人工手動測量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機口溫度的測量,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時提高了檢測效率;
(2)若干紅外測溫傳感器均勻設置于下料口的輸出口處,能夠準確的檢測混凝土機口溫度,提高了檢測精度;
(3)自動吹掃裝置進行紅外測溫傳感器的清掃,保證了檢測準確度,同時攝像頭實時監控混凝土下料情況,提高了實用性;
(4)移動終端現場連接后臺服務器,提取溫度信息,提高了檢測的實時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混凝土機口溫度自助測量系統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606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