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59916.2 | 申請日: | 2019-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389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元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8 | 分類號: | B21D37/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東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龍孟華 |
| 地址: | 52810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壓 拉伸 自動 供油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瓶、油泵、分油器、閥門和油泵開關,所述油瓶通過抽油管與所述分油器連接,所述閥門和所述油泵設置在所述抽油管上、且所述閥門設置在所述油瓶和所述油泵之間,所述油泵開關用來控制所述油泵啟停,在所述分油器上設有進油口和若干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泵連接,對應各所述出油口設有用來供油的連接油管。本實用新型解決原供油方式靠人工調節供油以及須保持一定的油瓶裝油高度,才能保證出油量的狀態;定量供油,降低油耗及生產輔料成本,其結構簡單,組裝容易,維護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拉伸模具的原供油方式大都為:利用高置油瓶提供供油壓強,利用輸液管式結構控制油量,供油量會隨壓強大小而改變,從而導致形成出油不穩定狀態,常要人工調節,且容易造成拉伸件模具故障及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供油裝置,解決原供油方式靠人工調節供油以及須保持一定的油瓶裝油高度,才能保證出油狀態,便于降低油耗,減少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拉伸油的利用率。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瓶、油泵、分油器、閥門和油泵開關,所述油瓶通過抽油管與所述分油器連接,所述閥門和所述油泵設置在所述抽油管上、且所述閥門設置在所述油瓶和所述油泵之間,所述油泵開關用來控制所述油泵啟停,在所述分油器上設有進油口和若干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泵連接,對應各所述出油口設有用來供油的連接油管。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沖床曲軸聯動傳動軸口安裝一凸輪,所述油泵開關與所述凸輪接觸,跟隨所述凸輪的旋轉控制所述油泵的啟停。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油泵開關與沖床控制系統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所述閥門的進液口和所述油泵的出液口之間連接有旁通管,在所述旁通管上設有手動供油閥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分油器為自帶節流機構的可調節分油器。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所述連接油管設有供油量調節閥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閥門為電磁閥或電動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所述油泵的出液口上連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與所述油瓶連接,在所述回油管上設有通斷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過設置油瓶、油泵、分油器、閥門和油泵開關等裝置,實際工作時,通過油泵和分油器控制供油量,解決原供油方式靠人工調節供油以及須保持一定的油瓶裝油高度,才能保證穩定出油問題;實現定量供油,減少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拉伸油的利用率。同時,本裝置結構簡單,組裝容易,維護方便。
二、通過設置回油管,方便實現實現管道內的殘留油回流,避免設備維護等其他情況下出現的殘留油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壓拉伸油自動供油裝置啟動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油瓶,2:閥門,3:油泵,4:油泵開關,5:手動供油閥門,6:分油器,7:抽油管,8:凸輪,9:回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日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日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599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嚙合強制運動鏈外花鍵滾磨機拖板掛輪機構
- 下一篇:一種教學用電子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