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柔力球拋練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54998.1 | 申請日: | 2019-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09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國勝 |
| 主分類號: | A63B69/00 | 分類號: | 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65700 山東省煙臺***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繞臂 腰桿 柔力球 球斗 轉軸 本實用新型 電動活塞 螺旋球道 穩定基座 轉軸電機 左右兩側 連通 拋物線 圓弧形運動 上端固定 訓練效果 運動器械 一體機 上端 定速 減速 對抗 練習 節約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柔力球拋練一體機,其屬于運動器械技術領域。包括穩定基座、腰桿轉軸和球斗,所述腰桿轉軸設在穩定基座和球斗的中間,所述腰桿轉軸的上端固定有腰桿轉軸電機,所述腰桿轉軸電機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電動活塞,左右兩側電動活塞的外部分別設有左繞臂和右繞臂,所述左繞臂和右繞臂的上側連通有螺旋球道,螺旋球道的上端連通并固定在球斗的底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由繞臂將柔力球按標準的“迎、引、拋”規則,以圓弧形運動軌跡,將“柔力球”進行定速、加速或者減速,使“柔力球”形成標準的拋物線;可進行定點、變點和對抗練習,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柔力球拋練一體機,其屬于運動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柔力球”是我國發明的一項球類運動,其競技比賽場地寬6.10米,長11.88米,與羽毛球場地尺寸基本一致;比賽用球為圓形,是由橡膠或樹脂類合成材料制成的軟體充氣球,直徑為6.7±0.2厘米,總重量為54±2克,球內一般裝有部分細沙,以減少球體的滾動;球拍由拍框、拍頸、拍把和拍面四部分組成,總長度51~54厘米,拍面由柔軟有彈性的橡膠、硅膠或橡塑材料制成,拍面平整;球網由優質的細繩織成,球網上沿高175厘米,網寬76~80厘米,網長至少610厘米。
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等傳統競技球類運動,是以球拍撞擊球體,使球瞬間加速過網,為主要技術手段,而“柔力球”競技技術不允許有撞擊動作出現,要求前程發力,后程不得加力,即必須由“迎球”、“引球”、“拋球”三部分連貫完成拋球過網。“迎球”就是球拍要順著來球的方向迎接來球,為引球做準備;“引球”就是將來球迎入球拍的同時,開始發力引領來球,使球體沿著一條標準的圓弧加速運動;“拋球”就是當運動員認為球速和拋球點即將達到理想狀態時,不再加力引球,然后讓球沿著圓弧的切線,自然飛出,形成一個完整的回球動作,整個動作過程沒有任何“爆發力”的痕跡,簡稱“迎、引、拋”,球在空中的運行軌跡是一條標準的拋物線。
“柔力球”競技技術,必須進行專業性的多球訓練和對抗性的模擬比賽訓練,才能夠規范動作,提高水平。目前,根據“柔力球”的材質和競技技術的特點,多球訓練只有聘請教練員,向被訓練者人工拋球,由于教練員水平參差不齊,在拋球時,容易存在拋球的速度、角度和落點不穩定的情況,致使練習效果差,運動員很難在短期內,將動作定型,且現有的傳統“發球機”,所發射的球體,均無法實現出球端口的球速小于等于端口內的速度,反而是加速飛出,完全不符合“柔力球”的技術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柔力球拋練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柔力球拋練一體機,包括穩定基座、腰桿轉軸和球斗,所述腰桿轉軸設在穩定基座和球斗的中間,所述腰桿轉軸的上端固定有腰桿轉軸電機,所述腰桿轉軸電機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電動活塞,左右兩側電動活塞的外部分別設有左繞臂和右繞臂,電動活塞將柔力球單只推入左繞臂和右繞臂內,左繞臂和右繞臂可通過電動活塞隨腰桿轉軸電機旋轉,所述左繞臂和右繞臂靠近電動活塞一端的上側連通有螺旋球道,螺旋球道的上端連通并固定在球斗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左繞臂和右繞臂的上端分別設有左繞臂電機和右繞臂電機,所述左繞臂和左繞臂電機之間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右繞臂和右繞臂電機之間設有傳動齒輪。
優選地,所述腰桿旋轉電機的后側還設有電源,電源通過電力通訊線纜分別連接左繞臂電機、右繞臂電機和腰桿轉軸電機。
優選地,所述腰桿轉軸的外側設有腰桿外殼,所述螺旋球道的截面為X狀。
優選地,所述左繞臂和右繞臂的端部設有電磁感應機械手,電磁感應機械手上端設有藍牙電磁感應器。
優選地,所述左繞臂和右繞臂內部為中空結構,左繞臂和右繞臂內部還設有活動擋板,活動擋板與螺旋球道的外側邊在同一豎直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國勝,未經呂國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549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式太極拳棍棒
- 下一篇:球類運動力度與落點訓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