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椅背連動扶手順應坐躺變化的椅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46815.1 | 申請日: | 2019-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95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瑞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瑞麟 |
| 主分類號: | A47C1/031 | 分類號: | A47C1/031;A47C7/5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顧一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南***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椅背 扶手 順應 變化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椅背連動扶手順應坐躺變化的椅架結構,由一椅座組件、一椅背組件,及一連動扶手組件構成,椅座組件以座骨架底連接座底骨盤,座底骨盤底連接椅腳組成,座底骨盤兩側向座骨架旁伸出扶手豎座;椅背組件包括背骨架、手控氣壓緩沖彈力回鎖桿組件,及一對傾角限定拉桿;連動扶手組件包括以下成對的前扶手板、撓性后扶手板,及扶手豎桿,其中座骨架朝和背骨架上設有相互配合的連接孔塊和受接耳孔,手控氣壓緩沖彈力回鎖桿組件調控椅背后仰定位,前扶手板底凹設有滑槽,扶手豎桿頂端形成設有萬向軸座的上斜桿段,坐者后仰椅背就連動扶手板順應坐躺換姿時的相對枕臂位置移動變化,改進可調躺椅坐躺動作當中的托臂舒適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椅架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椅背連動扶手順應坐躺變化的椅架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人需要坐著好好思考或坐著學習甚或坐著作業的時間很多,且坐在椅子上,不僅能讓坐者保持上半身作業,下半身能得以休息的工作姿態,而且具有椅背及扶手的可調坐躺度機能性椅子,更能在久坐稍疲時,方便坐者向上伸臂拉開上身后仰打哈欠,或就靠著椅背斜仰躺坐暫歇,達到半戒備半休息狀態下,既維持坐姿工作持久力的好處,同時也能讓手臂下肢平擱到椅扶手頂面枕歇,休息緩解坐姿用臂持久作業下的用臂酸麻度,因此現代生活上真的很依賴椅子。人們逐漸追求能坐得更耐坐舒服,且能順應坐用者坐躺歇息,以及重新坐起姿態,產生對應結構連動,讓坐歇動態支撐更為舒適穩定之椅架結構,現有就有很多可彎連動的椅架結構的功能椅,能達到在坐者后躺時能手動椅背斜仰程度,方便躺坐暫歇,但這些結構普遍存在椅背后仰拉開與坐墊的仰展角度時,其扶手與坐墊的相對位置仍是固定不變地,讓坐用者一躺仰或起身坐起瞬間,擺在扶手上的手臂與向后仰歇的上半身是錯動的,產生小幅度地被動擺臂動作,產生微妙地頂推或墜引肩關節運動,如此一來細細探究,在已正坐久疲之下操作躺歇瞬間動作時,手臂還要受調變動的椅形外力拉扯,稍敏感的人就能感受調躺椅背當中,擺在扶手上的臂肢其實是被拉不舒服的,使躺歇動作中尚無法真正達到完全放松。
另外,部分常見可調躺椅坐躺度的椅結構,雖然有完全采用可撓性材質(例如有充分可撓度之橡膠)制成整個如倒L形曲彎的扶手,扶手一端往椅背骨側邊對應臨近乘坐彎肘處下方樞接,扶手另端往座骨架兩側對應位置樞接,由此椅背調動斜仰當中,可撓的扶手就會被椅背拉開伸展,跟著椅背后仰變化擱臂位置,減低調動坐躺動作中,扶手位置產生相對反向位移造成拉扯臂肘的不適感,但此結構扶手整體可撓變形,使其材料先天上具有鋼性撐臂強度耐久性不足的缺失,無法受控保持擱臂形狀在最佳一定形狀范圍及適當的枕臂高度內,使用一段時間下來,極容易徹底變形失控甚至因彈性疲乏被撕斷裂,總之其構成還是經常造成坐者枕臂不舒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的椅子結構,在坐椅調變瞬間讓坐者容易感覺肩、臂不舒服感,達不到在調變椅態坐躺動作細處上,也能讓人歇臂完全放松的缺失,本創作人乃積極構思解決之道,經過多次地實驗探討,終于有本創作產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瑞麟,未經陳瑞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468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