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精確定位型注塑加工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31344.7 | 申請日: | 2019-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753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伏增節;侍孝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吉雄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80;B29C4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位 光發射器 上模 下模 定位凹槽 定位凸塊 光接收器 提示模塊 提示器 四角處 模具 本實用新型 檢測光束 提示信息 注塑加工 控制器 緩沖件 注塑機 適配 提示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確定位型注塑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上模的四角處設有定位凸塊;下模,下模的四角處設有與所述定位凸塊相適配的定位凹槽;對位提示模塊,對位提示模塊包括:嵌設在定位凸塊一側的光發射器、嵌設在定位凹槽底部且與光發射器相對應的光接收器、以及設置在上模和/或下模上的提示器,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及提示器均與注塑機的控制器相連,且當所述光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光發射器的檢測光束時,所述提示器發出提示信息;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內的緩沖件。通過設置對位提示模塊,可以在上模和下模精確對位時對操作人員進行提示,從而提高了對位的準確性,減少模具的損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精確定位型注塑加工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設有上模腔,下模上設有下模腔,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即形成完整的加工型腔。目前加工模具一般采用銷釘和銷孔的方式來避免上模和下模之間出現錯位或移位,需要將銷釘和銷孔調整至對齊才能實現對位,而目前銷釘和銷孔的對位一般由操作人員來判斷,易造成未完全對位時即將上模和下模合模導致模具損壞的現象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精確定位型注塑加工模具,具有提高上模和下模對位精確度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精確定位型注塑加工模具,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底部中心位置處設有上模腔,所述上模的四角處設有定位凸塊;
下模,所述下模頂部中心位置處設有所述上模腔相適配的下模腔,且所述下模的四角處設有與所述定位凸塊相適配的定位凹槽;
對位提示模塊,所述對位提示模塊包括:嵌設在所述定位凸塊的朝向所述定位凹槽一側的光發射器、嵌設在所述定位凹槽底部且與所述光發射器相對應的光接收器、以及設置在所述上模和/或所述下模上的提示器,所述光發射器、所述光接收器及所述提示器均與注塑機的控制器相連,且當所述光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光發射器的檢測光束時,所述提示器發出提示信息;以及,
設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內的緩沖件。
實現上述技術方案,在上模和下模進行對位時,光發射器向外發出檢測光,若上模與下模對位準確,則光接收器可以接受到光發射器的檢測光,此時注塑機的控制器即控制提示器發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人員,即可進行合模;合模時,通過定位凸塊與定位凹槽相配合,即可將上模和下模對準,而緩沖件可以緩沖上模和下模合模時產生的沖擊力,提高合模效率,且能夠減少模具的損傷;通過設置對位提示模塊,可以在上模和下模精確對位時對操作人員進行提示,從而提高了對位的準確性,減少模具的損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提示器從如下結構中單獨或組合適用:警示燈、蜂鳴器或者聲光報警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凸塊上開設有第一嵌槽,所述光發射器嵌設在所述第一嵌槽內;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部開設有第二嵌槽,所述光接收器嵌設與所述第二嵌槽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第二嵌槽內設有導光套,所述光接收器位于所述導光套內。
實現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導光套可以進一步提高對位的精確度,同時減少了外界其他光源的干擾。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緩沖件為嵌設在所述第二嵌槽內的彈簧,所述緩沖件套設在所述導光套上,且在自然狀態下,所述緩沖件凸出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底壁。
實現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導光套可以限制緩沖件彈性形變的方向,使得緩沖件的緩沖效果更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模的側壁上設有L型的鎖扣件,所述下模的側壁上設有滑動式裝配有與所述鎖扣件相扣接的插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吉雄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吉雄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313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