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021803.3 | 申請日: | 2019-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123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明;王倩倩;王超;王蓓蕾;王博;賀茜;王濤;仇雷雷;鄒帥軍;柳國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31268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元件 微位移 壓電陶瓷 刺絲囊 壓電陶瓷致動 本實用新型 捕食 水母 探針 模擬自然條件 主動振動控制 防御 動態發射 動態行為 仿生裝置 驅動電源 裝置使用 發射 微操作 凝膠 噪聲 精密 探測 下水 陶瓷 追蹤 供電 響應 跟蹤 | ||
1.一種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
驅動電源(2),用于為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供電;
凝膠探針(3),固定于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的下端;
手動微操作儀(4),用于調節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包含兩片陶瓷晶片(11)和一片電極片(12),兩個陶瓷晶片(11)同極化排列,電極片(12)緊密粘結在兩個陶瓷晶片(1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晶片(11)的規格為長60mm×寬20mm×厚0.8mm,電極片(12)與陶瓷晶片(11)等長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還包含絕緣外殼(13),絕緣外殼(13)的上端設有夾持部(14),所述夾持部(14)機械固定在手動微操作儀(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探針(3)具有連接部(31)、桿部(32)以及探針部(33),連接部(31)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的下端,連接部(31)的下端與桿部(32)的上端固定連接,桿部(32)的下端與探針部(33)固定連接,探針部(33)外側固著有誘餌(3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31)與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為螺紋連接或卡嵌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部(32)為長35cm直徑約2mm的鋼絲,鋼絲末端經磨砂處理形成所述探針部(33)。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部(32)為伸縮套桿。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部(33)為10cm長的玻璃毛細管。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水母刺絲囊動態發射行為的壓電陶瓷致動仿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微操作儀(4)具有三個移動自由度,用于調節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元件(1)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0218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