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饋調節式止血閥、導管鞘以及介入器械的密封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15368.3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7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翔;雷榮軍;龔全鋼;郭烽;趙銀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39/22 | 分類號: | A61M39/22;A61M25/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鎧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饋 調節 止血 導管 以及 介入 器械 密封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反饋調節式止血閥、導管鞘以及介入器械的密封方法,其中反饋調節式止血閥包括殼體以及安裝于殼體內且呈管狀結構的密封膜,所述管狀結構的內腔作為器械通道,所述殼體內設有處在所述密封膜外圍用于填充流體的驅動室,所述反饋調節式止血閥還包括增壓機構,用于將血壓變化反饋于所述流體。本申請公開的技術方案通過增壓機構的設置,將血壓變化反饋于流體,從而自適應的調整密封膜的密閉壓力,改善在介入器械相對密封膜運動過程時密封膜封閉器械通道的效果,改善醫護人員等操作人員的操作體驗,提供穩定的治療過程,提高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反饋調節式止血閥、導管鞘以及介入器械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術
介入治療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介于用藥和開刀手術之間的前沿治療技術。介入治療技術通常需要利用X線透視、CT定位、B型超聲儀等醫療影像設備做導向,將裝載有介入器械(如血管支架、人工心臟瓣膜)或藥物的導管裝置經人體動脈、靜脈血管抵達體內病變區域,從而達到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導管鞘為導管裝置進入人體提供了通道,同時也為血液或其它人體體液創造了外流出口。為了防止血液流失,通常需要在導管鞘內設置密封件止血閥。現有技術方案中存在問題在于止血閥密封功能和方便介入器械通過的可穿過功能之間產生了矛盾。為了阻止血液流出,往往需要提高密閉性能,但是相應的會影響介入器械在止血閥內的可穿過性。
相關技術中也公開了針對止血閥的技術改進。例如,在某一相關技術中,止血閥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的管狀密封膜,管狀密封膜的外周與殼體之間圍成環狀的密閉腔體,通過朝密閉腔體內注入填充物來調節密閉腔體的大小,從而實現止血閥的開通和關斷。發明人發現,密封膜在建立密閉后,會與介入器械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為了方便操作介入器械相對于止血閥的位置就需要頻繁調整密閉腔體的壓力以調整密封膜的密閉狀態,操作較為繁瑣,精度控制難度較大,對治療過程產生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公開了反饋調節式止血閥,包括殼體以及安裝于殼體內且呈管狀結構的密封膜,所述管狀結構的內腔作為器械通道,所述殼體內設有處在所述密封膜外圍用于填充流體的驅動室,所述反饋調節式止血閥還包括增壓機構,用于將血壓變化反饋于所述流體。
以下還提供了若干可選方式,但并不作為對上述總體方案的額外限定,僅僅是進一步的增補或優選,在沒有技術或邏輯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選方式可單獨針對上述總體方案進行組合,還可以是多個可選方式之間進行組合。
可選的,所述增壓機構具有采集血壓的輸入端口,以及經增壓后的輸出端口,所述增壓機構的輸出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于所述驅動室內的流體。
可選的,所述增壓機構包括支撐體,所述支撐體的內部設置有缸徑不同的兩缸室,各缸室內均密封滑動安裝有滑動件,且兩缸室內的滑動件相互聯動;
所述輸入端口連通缸徑較大的第一缸室;所述輸出端口連通缸徑較小的第二缸室。
可選的,所述兩缸室相互連通,在連通部位處為位于兩滑動件之間的聯動室,兩滑動件之間通過共用聯動室內的介質壓力相互聯動。
可選的,第一缸室內的滑動件為第一滑動件,第一滑動件的一側為與所述輸入端口連通的輸入室,另一側為所述共用聯動室;
第二缸室內的滑動件為第二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的一側為與所述輸出端口連通的輸出室,另一側為所述共用聯動室。
可選的,所述兩缸室相互隔離,兩滑動件通過連接件直接相連,所述連接件的兩端密封穿入各缸室與對應的滑動件相連。
可選的,第一缸室內的滑動件為第一滑動件,第一滑動件的一側為與所述輸入端口連通的輸入室,另一側為第一聯動室;
第二缸室內的滑動件為第二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的一側為與所述輸出端口連通的輸出室,另一側為第二聯動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53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緩釋顆粒的制備
- 下一篇:導熱墊片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