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流摻混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15300.5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6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朋林;張玲瓏;彭云華;劉昶林;馮長江;劉學紅;陳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隆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2 | 分類號: | B01F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流 摻混器 | ||
氣流摻混器,包括:基座,主要包括底板及其上筒體,底板上沿周向均設下料口;摻混器本體,為一帶上下法蘭的環體,其上沿周向呈內外圈布置地設置第一、第二腔體流道,第一、第二腔體流道分別設與外界連接的第一、第二連接管;第一、第二腔體流道沿周向分設連通摻混器本體環體中央的若干第一、第二氣道;第一、第二氣道與環體徑向成一角度,所成的角度方向相反,且第一、第二氣道分別成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沿圓周分布,第一、第二氣道方向相反;摻混器本體環體底面內緣沿周向設固定凹槽;密封環,其上部嵌設于所述固定凹槽;密封體,為三角圓錐體,設置于摻混器本體環體中央下方;驅動氣缸,豎直設置于基座內底板中央,其活塞桿端部連接密封體底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力輸送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氣流摻混器。
背景技術
隨著氣力輸送行業的快速發展,氣力輸送憑借著輸送量大,輸送距離長,輸送速度快,清潔、環保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諸多行業。粉體氣流摻混器是應用于氣力輸送系統上用于混合物料的一套重要設備,是用于料倉中的若干種不同物料之間,在高壓氣流的作用下對料倉中的物料進行反復摻混,最終達到物料均勻,成分比符合一定要求的合格產品。被廣泛應用在化工、食品、醫藥、飼料等行業。
傳統的機械摻混設備存在著混合不均勻,混合效率低,存在盲角,軸封密封處泄漏等缺點,極大的影響了摻混效果。目前先進的氣流混合技術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上,國內的氣流摻混技術相對落后。氣流摻混器結構陳舊,密封效果差,混合出的產品合格率低,能耗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氣流摻混器,具有高效能、結構合理、密封性能優良等優點,基本上做到了零泄漏的密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氣流摻混器,其包括:基座,其包括底板及其上筒體,底板上沿周向均設下料口;摻混器本體,為一帶上下法蘭的環體,其上沿周向呈內外圈布置地設置第一、第二腔體流道,該第一、第二腔體流道分別設一與外界連接的第一、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一、第二腔體流道沿周向分別設置連通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中央的若干第一、第二氣道及相應的在所述環體內壁形成的氣流出口;所述第一、第二氣道與環體徑向成一角度,第一、第二氣道所成的角度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第二氣道分別成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沿圓周分布,第一、第二氣道的方向相反;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底面內緣沿周向設固定凹槽;密封環,其上部嵌設于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底面內緣的固定凹槽;密封體,為一三角圓錐體,設置于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中央下方;驅動氣缸,豎直設置于所述基座內底板中央,其活塞桿端部連接所述密封體底部。
優選的,所述基座底板下料口為梯形形狀。
優選的,所述第一、第二氣道與環體徑向成的角度的角度值絕對值相等。
優選的,所述密封環包括:
密封氣環,其上設連接氣源的進氣口,并以此通過連接管道連接氣源;密封氣環上部嵌設于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底面內緣的固定凹槽,其中部沿周向設凹槽;
骨架,為一環體,嵌設于所述密封氣環的凹槽內;骨架沿圓周設若干徑向的進氣口,在所述摻混器本體環體底面內緣的固定凹槽內形成環形氣道,所述摻混器本體上設一連接該環形氣道與外接氣源的進氣道;
壓板,其頂面抵靠于所述密封氣環底面,并通過螺栓鎖定于所述基座筒體。
優選的,所述密封氣環材質為氟橡膠或硅橡膠。
優選的,所述密封氣環的密封面的斷面結構為波浪形結構。
在本發明氣流摻混器設計中:
氣流摻混器是安裝在摻混料倉底部利用壓縮空氣快速膨脹釋放壓力而產生的動能來提升翻轉和滾動干燥物料,從而達到混合均勻,成分比符合要求的合格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隆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隆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53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顯示裝置
- 下一篇: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