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汽車冷卻液腐蝕的聚酰胺56組合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415061.3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72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任大偉;官冰;宋劍峰;陳鵬;邢道亮;張達;李榮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會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6 | 分類號: | C08L77/06;C08L23/30;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7/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劉勇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冷卻液 腐蝕 聚酰胺 56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汽車冷卻液腐蝕的聚酰胺56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酰胺56樹脂34.1?53.2份;玻璃纖維10?50份;脂肪族長鏈聚酰胺樹脂15?30份;成核劑0.3?1份;添加劑0?1份;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數之和為100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聚酰胺56組合物在在耐乙二醇的制品中的應用。本發明可在135℃的汽車冷卻液中浸泡48小時后不發生開裂,同時組合物的機械性能保留率大于等于4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汽車冷卻液腐蝕的聚酰胺56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聚酰胺66具有期望的耐化學品性、可加工性和耐熱特性。這些性能使它們尤其適用于高性能要求的機動車和電氣/電子器件應用。它經常以玻璃纖維增強模塑組合物的形式作為在使用中易受高溫和/或與液體接觸的元件的工程材料使用。當包含聚酰胺的塑性部件長期暴露于高溫冷卻液(特別是含有乙二醇的溶液)中時,結果可能導致聚合物的熱氧化破壞和/或腐蝕。這兩種過程可能對這些材料的壽命產生副作用。盡管通過加入熱穩定劑可以延緩熱氧化破壞,但這對由冷卻液引起的聚酰胺性能的不利改變未提供任何長效防護。聚酰胺性能的不利改變(例如在機械性能的下降方面)是明顯的。聚酰胺耐熱老化性和/或耐水解性的改進是高度令人期待的,因為它可以為與液體接觸和/或暴露于高溫的元件實現更長的使用壽命。
Kunststoff Handbuch《塑料手冊》;Technische Thermoplaste《工程熱塑性塑料》;Polyamide《聚酰胺》,第77-84頁,1998Carl Hanser VerlagMunich Vienna公開了多種熱穩定劑在聚酰胺中的用途。可使用的穩定劑為選自空間位阻酚和仲胺的化合物。
CN102952395A公開了低聚/聚合碳化二亞胺在聚酰胺組合物中的作用,該物質的加入顯著改善了聚酰胺的水解耐受性。
聚酰胺56(以下簡稱PA56)的合成單體戊二胺來自于玉米和秸稈的發酵,和傳統的PA66不同,PA56天然地含有兩種不同的晶型,同時其酰胺鍵密度更高,極性更強。由PA56作為樹脂基體制備的玻纖增強材料相比于PA66可獲得同樣突出的機械性能,除此之外,玻璃纖維增強PA56材料具有更低的纖維露出及優異的零件平整性。
令人遺憾的是,暫未見到有文獻或者專利報道PA56應用于制備耐受高溫冷卻液的案例,從前文引用專利得知,非極性的材料表面性能對耐受高溫冷卻液是有利的,而PA56的高酰胺鍵濃度卻恰恰相反,這也增加了PA56組合物抵抗汽車冷卻液的難度。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汽車冷卻液腐蝕的聚酰胺56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可在135℃的汽車冷卻液(水與乙二醇的混合液)中浸泡48小時后不發生開裂,同時組合物的機械性能保留率大于等于40%。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汽車冷卻液腐蝕的聚酰胺56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聚酰胺56樹脂34.1-53.2份;
玻璃纖維10-50份;
脂肪族長鏈聚酰胺樹脂15-30份;
成核劑0.3-1份;
添加劑0-1份;
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數之和為100份。
優選地,脂肪族長碳鏈聚酰胺樹脂為脂肪族二元胺與脂肪族二元酸的縮聚物。
優選地,脂肪族二元胺為戊二胺。
優選地,脂肪族二元酸為十三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十七碳二元酸中的任意一種。
優選地,脂肪族長鏈聚酰胺為聚戊二胺-十三碳二酸、聚戊二胺-十五碳二酸、聚戊二胺-十七碳二酸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會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會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50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