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413237.1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26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解啟蓮;解堯;余洪龍;楊東;陳宏凱;李劍;李楊帥;伍貴富;杜建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通靈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7/00 | 分類號: | A61H7/00;A61H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張加寬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繃帶 收縮 體外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體外反搏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包括傳動箱、驅動源、主動桿、導向軸組和收縮帶,驅動源可驅動主動桿轉動,導向軸組設置有兩組且對稱布置在主動桿的兩側,每組導向軸組均包括兩根平行間隔布置且自臨近主動桿向遠離的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導向軸和第二導向軸;收縮帶設置有兩根且分別固定在主動桿上,兩根收縮帶的帶身分別繞過主動桿一側的第一導向軸的外側和主動桿另一側的第二導向軸的外側,兩根收縮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本發明中,通過具有柔性的繃帶對使用者的肢體進行綁縛,確保了主動桿正轉或反轉所轉化的繃帶收緊和放松能及時可靠的傳遞至使用者的肢體上,確保了體外反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體外反搏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
背景技術
反搏是通過機械的方式,使主動脈內收縮期血壓降低和舒張期血壓增高,以達到輔助心臟做功,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心、腦、腎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的一種輔助循環方法。反搏通過提高主動脈舒張壓以增加冠狀動脈的供血,搶救缺血的心肌,使心臟泵血功能得到增進。常用的反搏方法有主動脈內氣囊反搏和體外反搏兩種。
體外反搏是一種通過體外無創性按壓下半身的方法,減輕和消除心絞痛癥狀,改善機體重要臟器的缺氧缺血狀態,同時也是一種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醫療設備。傳統的體外反搏裝置通過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氣囊,在心臟舒張期對氣囊充氣加壓,促使肢體動脈、靜脈的血液返回至心臟處,使得舒張壓明顯升高,改善心、腦等重要器官血流灌注,降低心臟后負荷;在心臟收縮期氣囊迅速排氣,壓力解除,促使主動脈內收縮壓下降,最大限度減輕心臟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遠端,從而達到反搏效應。
然而,傳統氣囊充氣加壓的方式對擠壓力度控制的不夠精準,且速度反應較慢。具體的,氣囊充氣加壓的過程是氣體的壓縮轉移過程,即氣體在氣路中的移動是在壓力差的條件下進行的壓力均衡的過程,這一過程相對于接觸式的機械擠壓,響應的速度較慢;同時,由于氣路壓力變化是非線性的,導致控制較為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包括:
傳動箱,其具有一容置空間,
驅動源,設置在所述傳動箱的旁側,用于提供動力;
主動桿,可轉動的設置于所述的傳動箱內,所述的驅動源可驅動所述主動桿轉動;
導向軸組,設置有兩組且對稱布置在所述主動桿的兩側,每組導向軸組均包括兩根平行間隔布置且自臨近所述主動桿向遠離的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導向軸和第二導向軸,所述的第一導向軸和第二導向軸可轉動的布置在所述的傳動箱內;
收縮帶,設置有兩根且分別固定在所述的主動桿上,兩根收縮帶的帶身分別繞過所述主動桿一側的第一導向軸的外側和所述主動桿另一側的第二導向軸的外側,兩根收縮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還包括:
蓋板,其具有一承載面供使用者的腿部搭靠,所述的蓋板上設有兩組且每組包含有兩條平行間隔布置的條形通孔供所述收縮帶的帶身伸出。
優選的,所述第一導向軸與第二導向軸的間距為128mm,所述的第一導向軸和第二導向軸距上方蓋板的距離為15-30mm。
優選的,所述的繃帶收縮式體外反搏裝置還包括:
第三導向軸,可轉動的設置于所述的傳動箱內,且位于第一導向軸和第二導向軸之間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第三導向軸與第二導向軸的端點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通靈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通靈仿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32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央驅動型單側雙電機智能傳動系統
- 下一篇:多電機驅動的集成化中央驅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