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及其機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10814.1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6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譚乾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銳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3/42 | 分類號: | B29C63/42;B29C31/08;B29C63/48;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長久;徐勛夫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束雙頭壓端穿 套管 一體機 及其 機臺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及其機臺,機臺上設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套管裝置的第一安裝位、用于安裝第二套管裝置的第二安裝位;第一工位安裝有用于輸送線束的送線裝置;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別可選擇性地安裝有第一套管裝置或第二套管裝置;第四工位可選擇性地安裝熱縮裝置;借此,其機臺具備通用性,能適用于不同的生產需求,提高了機臺的適用性,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具備加工的多功能性,能滿足更多的加工需求,以及,實現了線束的雙頭壓端與穿套管的一體式設計,有效提高了線束的自動化生產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制作過程高效穩定順暢,加工精度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材加工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及其機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子產品都會涉及電子元器件與電路板之間的線束,該線束可直接插接使用,使用起來十分方便,為了滿足線束的使用需求,通常會對其進行穿套管、打端、浸錫等加工。
傳統技術中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線束的加工,導致生產效率低下,且無法保證線束質量,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線束質量,用于對線束加工的設備相繼出現,由于線束需要經過剝線、切線、穿套管、打端等多個工序,因此打端機、剝線機、穿套管機等針對性設備越來越多,以分別對線束進行不同的加工,但這樣的方式需多臺設備分步進行加工,仍需較多人力,且工件需輾轉不同的設備,影響加工精度,制作流程不夠順暢,影響加工效率;以及,現有的打端機、穿套管機通常只具備對線束的單頭進行打端、穿套管的功能;還有,現有技術中的穿套管機只能針對性對線束進行穿護套或熱縮管,對于兩端需穿不同套管的線束需要設置不同的穿套管機構及機臺,例如:線束的兩端分別穿護套、熱縮管,則需要適應性地設能可同時安裝穿護套裝置、熱縮管裝置的機臺;線束的兩端均穿護套,則需要適應性地設置能安裝兩組穿護套裝置的機臺;線束的兩端均穿熱縮管,則需要適應性地設置能安裝兩組穿熱縮管裝置的機臺;這樣,針對不同的穿套管需求,需要針對性地設置不同的專用機臺,導致機臺不具備適應能力和通用性,且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及其機臺,其機臺具備通用性,能適用于不同的生產需求,提高了機臺的適用性,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具備加工的多功能性,能滿足更多的加工需求,以及,實現了線束的雙頭壓端與穿套管的一體式設計,有效提高了線束的自動化生產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制作過程高效穩定順暢,加工精度較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的機臺,該機臺上設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
該第一工位用于安裝輸送線束的送線裝置;
該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套管裝置的第一安裝位、用于安裝第二套管裝置的第二安裝位;
該第四工位用于安裝熱縮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安裝位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套管裝置的第一安裝孔組,所述第二安裝位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二套管裝置的第二安裝孔組。
一種線束雙頭壓端穿套管一體機,包括所述的機臺,該機臺上設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
該第一工位安裝有用于輸送線束的送線裝置;
該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套管裝置的第一安裝位、用于安裝第二套管裝置的第二安裝位;
該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別可選擇性地安裝有第一套管裝置或第二套管裝置;
該第四工位可選擇性地安裝熱縮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銳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銳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08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