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05767.1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3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碧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力天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3/14 | 分類號: | B01J13/14;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曉敏 |
| 地址: | 350209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物 相變 微膠囊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其特征在于:由內核、內殼和外殼三層組成;所述內核為相變儲能材料,所述內殼為1,3,5-苯三甲酰氯和多氨基化合物反應產生的聚酰胺交聯層,所述外殼為羧基和氮丙啶交聯劑發生交聯反應產生的交聯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變儲能材料選自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二烷、石蠟和硬脂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氨基化合物分子中至少含有2個氨基和1個羧基,所述氨基鍵合在不同的C原子上,并且有鍵合氨基的C原子不是相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氨基化合物選自賴氨酸和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種。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所述1,3,5-苯三甲酰氯、所述相變儲能材料和乳化劑混合后加熱成為液體,高速攪拌下加入相同溫度的去離子水,形成乳液;
S2、在步驟S1獲得的乳液中加入所述多氨基化合物,攪拌0.5~3小時,分離水洗,獲得聚酰胺交聯層微膠囊;
S3、將步驟S2獲得的聚酰胺交聯層微膠囊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加入所述氮丙啶交聯劑,攪拌0.5-5小時,分離水洗,干燥,得到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1,3,5-苯三甲酰氯、相變儲能材料、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0.1~2):10:(0.5~2):(10~3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5-苯三甲酰氯、相變儲能材料、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0.3~1.5):10:(0.8~1.5):(13~25)。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加熱成為液體的溫度為比所述相變儲能材料的熔點高5~15℃,但不高于90℃。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乳液和多氨基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0.005~0.2)。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物用相變儲能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聚酰胺交聯層微膠囊、去離子水和氮丙啶交聯劑的重量比為1:(2~10):(0.05~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力天紡織有限公司,未經福州力天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057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四象限變頻器的抗電網擾動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基于裝配式理念的逆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