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聚油泥砂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02510.0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10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陽;回軍;孫浩程;李寶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泥 處理 方法 | ||
一種含聚油泥砂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含聚油泥砂中加入氧化劑,通入高溫蒸汽密閉反應,反應后將物料轉移至洗砂單元與洗砂水混合,保持60℃以上,并使物料呈流化狀態,油泥砂中顆粒互相摩擦,粗砂表面的礦物污油和油泥進入水相,完成油泥砂熱水洗,利用密度差或顆粒粒徑差進行物料分離,并脫水后分別得到粗砂、礦物污油和油泥。本發明利用高溫蒸汽和氧化劑耦合作用使聚合物大分子氧化斷鏈分解和熱分解,使含聚油泥砂中聚合物處理的時間較在環境溫度下或熱水環境中更短,去除聚合物后油泥砂中粗砂顆粒表面粘附的礦物油和油泥在高溫蒸汽的作用下更容易剝離;高溫蒸汽的能量與反應熱被充分利用以維持洗砂單元的熱水洗砂條件,粗砂與礦物污油和油泥經流化摩擦后分離,清洗后的到的粗砂殘油率≤0.5%,達到可以直接排放或者綜合利用的水平;油泥砂中的固體物減量50%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聚油泥砂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油泥砂是在油田生產活動中產生的,主要來源于原油集輸及處理過程的各個環節,被原油及其它有機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由于油泥砂所含的烴類物質對環境危害較大,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危險廢物項。現在全國各油田在生產過程中都有大量的油泥砂產生,其排放已成為危害當地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
油田采出液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油泥砂是一種組份復雜的棕黑色粘稠狀物質,主要由水、油泥、粗砂(沙石)和礦物污油等部分,其中的礦物污油中可能含有大量高沸點的石蠟、膠質、瀝青質組分。油田采出液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油泥砂與煉油廠產生的含油污泥的主要區別在于油泥砂中固體物含有大量顆粒粒徑≥74μm的粗砂(含量≥50%),而煉油廠產生的含油污泥中固體物則以顆粒粒徑≤74μm含油污泥為主。如果能將粗砂從油泥砂中分離出來,并且達到殘油率2%的綜合利用的要求,則大量的油泥砂將實現大幅減量,其中的礦物污油轉移到剩余的少部分的油和含油污泥中來,將大大減輕油泥砂處理的規模和難度。
目前,國內各大油田通常用油田70-90℃采油廢水對含聚油泥砂進行水洗,利用密度差將油泥砂分為粗砂、油泥、礦物污油,進行分質處理。專利CN201510075822.0公開了一種油泥砂資源化處理方法包括:對油泥砂加入70℃至90℃的熱水混合攪拌進行漿化處理;對漿化處理后的油泥砂進行快速初分,分離出位于上部的油水層、位于中部的泥水層和位于下部的重組分層,該重組分層包含砂石、膠質瀝青質和水;對初分獲得的油水層、泥水層和重組分層進行精分處理,獲得符合預定標準的油、泥、和砂石。該發明對油泥砂采用初分,大大降低了后續精分的工作量,因此提高了油泥砂的處理效率。但由于高沸點的膠質、瀝青質組分的存在,70℃至90℃的熱水難以將其從粗砂中分離出來,從而粗砂殘油率滿足難于滿足2%的綜合利用的要求。
隨著我國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驅的推廣應用,“含聚油泥砂”隨采出液系統排出量亦逐漸增大,影響到了流程的正常運行。含聚油泥砂除了上述普通油泥砂的組分之外,還含有大量聚合物。有文獻報道,海上某油田的含聚油泥砂含油約45%~50%,且含有明顯可見的殘留聚合物。含聚油泥砂具有易于形成,油水固三相成膠狀、體系長期保持穩定,易成團,成分更復雜,乳化程度嚴重,脫水減量化困難、黏度急劇增大的特點,處理起來比一般油泥砂更加困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025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
- 下一篇:一種餌塊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