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機的轉子、驅動電機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401683.0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16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肖洋;諸自強;陳金濤;吳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76 | 分類號: | H02K1/276;H02K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慶瑩 |
| 地址: | 23003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轉子 驅動 車輛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機的轉子、驅動電機和車輛,轉子包括:轉子鐵心,轉子鐵心設有多個槽組,每個槽組包括第一槽體、第二槽體和第三槽體,第三槽體、第一槽體和第二槽體的靠近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彼此靠近而遠離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沿第一轉動方向分布,第一槽體和第三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隔磁結構,第一槽體和第二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二隔磁結構;多個第一永磁體、多個第二永磁體和多個第三永磁體;同一個槽組內,第一永磁體和第三永磁體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的充磁方向相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轉子提高了電機的峰值轉矩與在峰值轉矩點永磁轉矩與磁阻轉矩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電機的轉子、驅動電機和車輛。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內置式永磁電機轉子,永磁轉矩和磁阻轉矩的峰值點角度差較大,導致在合成轉矩峰值點,磁阻轉矩和永磁轉矩的利用率低。并且,使得通過增加永磁體用量以增大永磁轉矩峰值、和增加電機結構層數和永磁體塊數以增大磁阻轉矩峰值這兩種技術路線的實際效果受到削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機的轉子,所述轉子提高了電機的峰值轉矩與在峰值轉矩點永磁轉矩與磁阻轉矩分量的利用率。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轉子的驅動電機。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驅動電機的車輛。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機的轉子,包括:轉子鐵心,所述轉子鐵心設有多個槽組,多個所述槽組沿所述轉子鐵心的周向分布,每個所述槽組包括第一槽體、第二槽體和第三槽體,所述第三槽體、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槽體的靠近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彼此靠近而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彼此遠離,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三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一隔磁結構,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設有第二隔磁結構,所述第三槽體、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槽體的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沿所述轉子的第一轉動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槽體的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側設有第三隔磁結構,所述第二槽體的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側設有第四隔磁結構,所述第三槽體的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側設有第五隔磁結構;多個第一永磁體、多個第二永磁體和多個第三永磁體,所述第一永磁體安裝于所述第一槽體內,所述第二永磁體安裝于所述第二槽體內,所述第三永磁體安裝于所述第三槽體內,其中,同一個所述槽組內,所述第一永磁體和所述第三永磁體的充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永磁體和所述第二永磁體的充磁方向相反。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機的轉子,利用不對稱的轉子結構,即利用不對稱的永磁體充磁方式,在相同永磁體用量與轉子內外徑的前提下明顯的減小了永磁轉矩和磁阻轉矩峰值點所對應的電流超前角的差值,從而提高了電機的峰值轉矩與在峰值轉矩點永磁轉矩與磁阻轉矩分量的利用率。得益于應用非對稱結構,峰值轉矩點的轉矩脈動得以降低,同時增強了電機的弱磁擴速控制能力,使得該結構能夠適用于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交通電氣化領域。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電機的轉子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電機的轉子,所述第一永磁體的靠近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和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的間距為L1,所述第二永磁體的靠近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和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的間距為L2,所述第三永磁體的靠近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和遠離所述轉子鐵心的中心點的一端的間距為L3,所述L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L2,所述L3小于或者等于所述L2。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隔磁結構為位于所述第三槽體和所述第一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的第一內磁橋,或為連通所述第三槽體和所述第一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的第一連通口;和/或,所述第二隔磁結構為位于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間的第二內磁橋,或為連通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槽體的彼此靠近的一端的第二連通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016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