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01027.0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6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孫祖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祖真 |
| 主分類號: | A61G13/12 | 分類號: | 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7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神經內科 檢查 托舉 用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涉及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的神經內科檢查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產生位移而影響檢查過程,且易對患者的肢體造成二次傷害,同時患者肢體上抬過程需要其他醫護人員的輔助,費時費力問題。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架的內側安裝有三個承重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置有四個柱形槽,四個所述柱形槽的上方安裝有兩個夾柱機構,所述支撐架的另一側安裝有棉質墊板。本發明使用簡單,與患者的醫療床可穩定連接,同時可有效將患者的肢體上抬,對患者的肢體進行觀察,不需要醫護人員彎腰觀察,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神經內科是關于神經方面的二級學科。不屬于內科概念。主要收治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偏頭痛、腦部炎癥性疾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癲癇、癡呆、代謝病和遺傳傾向疾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病、周圍神經病及重癥肌無力等。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頭頸部MRI,CT,ECT,PETCT,腦電圖,TCD(經顱多普勒超聲),肌電圖,誘發電位及血流變學檢查、基因診斷等。同時與心理科交叉進行神經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診治。
但是,現有的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產生位移或者傾倒,影響檢查過程,同時極易對患者的肢體造成二次傷害,同時患者肢體上抬過程需要其他醫護人員的輔助,費時費力;因此,不滿足現有的需求,對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產生位移或者傾倒,影響檢查過程,同時極易對患者的肢體造成二次傷害,同時患者肢體上抬過程需要其他醫護人員的輔助,費時費力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神經內科檢查用托舉用具,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架的內側安裝有三個承重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置有四個柱形槽,四個所述柱形槽的上方安裝有兩個夾柱機構,所述支撐架的另一側安裝有棉質墊板,所述棉質墊板的下方安裝有觀察機構。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包括電機、連接軸、轉動管、夾緊機構和檢修門,所述電機的一端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一端安裝有轉動管,所述轉動管的外表面安裝有六個夾緊機構,所述轉動管的外側安裝有檢修門。
優選的,所述夾緊機構包括限位桿、圓柱銷、彈簧和L型限位塊,所述L型限位塊的內側安裝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內側安裝有圓柱銷,所述圓柱銷的上端面安裝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夾柱機構包括爪夾、嚙合齒槽、殼體、防滑墊板、微型電機、甲齒輪、乙齒輪和連接柱,所述殼體的上下兩端均安裝有兩個爪夾,所述爪夾一端的外表面設置有嚙合齒槽,所述爪夾的另一端安裝有防滑墊板,所述殼體的內側安裝有微型電機,所述微型電機的一端安裝有甲齒輪,所述甲齒輪的一側安裝有乙齒輪,所述乙齒輪的內側安裝有連接柱。
優選的,所述觀察機構包括觀察鏡、條形限位塊、條形連接塊和方形收納槽,所述方形收納槽內部的兩側均安裝有條形連接塊,所述條形連接塊的內側安裝有條形限位塊,兩個所述條形限位塊的內側安裝有觀察鏡。
優選的,所述條形連接塊的內側設置有條形限位槽,所述條形連接塊與觀察鏡通過條形限位槽連接。
優選的,所述甲齒輪的內側安裝有支撐管,且支撐管的外側設置有環形限位槽,所述甲齒輪和支撐管通過環形限位槽連接。
優選的,所述條形連接塊的一側與方形收納槽的內側通過螺釘連接。
優選的,所述限位桿的一端安裝有橡膠把手,且橡膠把手與限位桿通過接枝膠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祖真,未經孫祖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01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