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輸液監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99201.2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1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冶;覃孝梅;覃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茶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5/168 | 分類號: | A61M5/168;A61M5/4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楊靜文 |
| 地址: | 21004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輸液 監護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醫院監護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智能輸液監護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能夠對患者的輸液狀態進行監控和報警提示,使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管理、減少失誤和糾紛產生的智能輸液監護系統;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設置在病房的輸液監護設備,所述輸液監護設備與監控中心設備通訊連接;所述輸液監護設備,為多個,用于采集和顯示對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進行采集和顯示,當輸液狀態異常時發出報警信息;所述監控中心設備,用于接收并顯示所有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和報警信息,將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和報警信息推送至相應醫護人員的手持設備;所述手持設備,與監控中心設備通信連接,用于接收并顯示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院監護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智能輸液監護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通過輸液和注射給藥、補充營養、調節體液平衡等越來越成為診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并且開辟的輸液和注射通路也越來越多;隨著單個患者輸液和注射通路的增多以及整個病房、病區輸液和注射器的大量使用,醫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越來越大,差錯率也大為上升,帶來了醫療隱患。
傳統的輸液泵和注射泵的研制和應用,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但分立的、各自獨立工作的輸液和注射泵的設置、觀察和檢測,對醫護工作人員來說勞動強度仍相當大,特別是在ICU、CCU等輸液和注射泵大量使用的場合。同時有些藥物或液體還必須定時、協同或持續輸注,這不但是醫護工作人員的較大負擔,在工作中也有許多不易克服的困難。
據統計,我國每年輸液人次已經達到1.6億,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凸顯,如調節滴速、時刻關注藥液余量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使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管理、減少失誤和糾紛產生的智能輸液監護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能夠對患者的輸液狀態進行監控和報警提示,使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管理、減少失誤和糾紛產生的智能輸液監護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智能輸液監護系統,包括:設置在病房的輸液監護設備,所述輸液監護設備與監控中心設備通訊連接;所述輸液監護設備,為多個,用于采集和顯示對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進行采集和顯示,當輸液狀態異常時發出報警信息;所述監控中心設備,用于接收并顯示所有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和報警信息,將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和報警信息推送至相應醫護人員的手持設備;所述手持設備,為多個,與監控中心設備通信連接,用于接收并顯示患者的輸液狀態信息。
優選地,所述輸液監護設備包括:滴斗加裝組件,用于加裝輸液液體;滴速監測模塊,用于對滴斗內的輸液液體的滴速進行監測;液體余量監測模塊,用于對滴斗內的輸液液體的余量進行監測;按鍵模塊,用于對輸液液體的滴速進行設定;主控模塊,其輸入端分別與滴速監測模塊的輸出端、液體余量監測模塊的輸出端、按鍵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用于接收輸液液體的滴速、余量信息,計算輸液耗時時間,判斷輸液液體的滴速狀態和余量狀態,當輸液液體的滴速狀態異常、或液體余量低時,發出報警信號;顯示模塊,其輸入端與主控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用于接收并顯示輸液液體的滴速、液體余量以及輸液耗時時間;報警模塊,輸入端與主控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用于接收報警信號,進行聲光報警;
通訊模塊,與主控模塊雙向連接,用于向監控中心設備發送輸液監護設備的輸液液體的滴速信息、液體余量信息、輸液耗時時間信息以及報警信息。
優選地,所述按鍵模塊,用于輸入本地關斷信號;所述主控模塊,用于接收本地關斷信號,發出本地關斷指令;所述輸液監護設備還包括:關斷組件,其輸入端與主控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用于接收并執行本地關斷指令,關閉輸液滴斗,結束輸液液體的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茶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茶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992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兩用型雙層套管熱交換器
- 下一篇:一種具有抗氧化乳酸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