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聚焦超聲系統的可實時監測靶區圖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89200.X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2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孔祥清;孔有年;蔡菁;張恩光;張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廣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8/08 | 分類號: | A61B8/08;A61N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許軻;夏平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聚焦 超聲 系統 實時 監測 圖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聚焦超聲系統的可實時監測靶區圖像的方法,該方法將B超成像設備中的線同步、幀同步信號連接到功率超聲部分作為同步信號,同時利用同步信號,系統中功率發射部分與成像子系統進行聯動同步工作,功率超聲的控制部分確定當前成像區域,并以此判決是否進行功率發射,如果在對靶區進行成像時,功率超聲暫停功率發射,如果在對非靶區進行成像時,功率超聲繼續進行功率發射。本發明可以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能夠實時對治療靶區進行B超成像,達到實時監控和評估的目的,可以有效解決治療效果不可控和患者安全不可控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B超成像方法,具體是一種用于聚焦超聲系統的可實時監測靶區圖像的方法,屬于超聲成像領域。
背景技術
在常見的聚焦超聲治療系統中,會采用MR/CT或B超的方式對靶區進行監控。但是,MR成像存在速度慢,成像環境要求高的問題;CT成像監控,具有輻射且設備成本高的不足。而超聲成像技術(B超、彩超)具有低成本、快速成像的優點,廣泛應用于治療監控、治療效果評估。采用超聲成像監控靶區,則會因為功率超聲與成像超聲采用同種物理機理,而導致嚴重影響成像超聲成像效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僅能在治療間隙、暫停或停止時監控到靶區情況。
同時,現有的聚焦超聲治療設備中,治療與成像部分的底層設計相對獨立,沒有真正意義上成為一體化的設備,在任何情況下,功率超聲和成像超聲都同時在工作。而當功率發射時,功率超聲會干擾成像部分的工作,造成成像無法正常顯示靶區圖像,從而無法在治療過程中實時監測治療靶區的情況,進而無法對治療效果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測,故容易出現治療過度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危及患者安全,亦或會出現治療不足而影響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聚焦超聲系統的可實時監測靶區圖像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能夠實時對治療靶區進行B超成像,達到實時監控和評估的目的,可以有效解決治療效果不可控和患者安全不可控的難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聚焦超聲系統的可實時監測靶區圖像的方法,其將B超成像設備中的線同步、幀同步信號連接到功率超聲部分作為同步信號,同時利用同步信號,系統中功率發射部分與成像子系統進行聯動同步工作,功率超聲的控制部分確定當前成像區域,并以此判決是否進行功率發射,如果在對靶區進行成像時,功率超聲暫停功率發射,如果在對非靶區進行成像時,功率超聲繼續進行功率發射。
進一步的,將B超成像中的一幀超聲圖像劃分為前端非靶區、中間靶區和后端非靶區,所述的中間靶區覆蓋病灶。
更進一步的,所述中間靶區在超聲圖像中的位置從A號掃描線線到B掃描線號線,通過同步信號控制聚焦超聲在A號線到B號線的掃描過程中停止發射。
更進一步的,將超聲成像過程中的線掃描開始時刻、幀開始的時刻作為同步信號連接到聚焦超聲系統中。
更進一步的,當聚焦超聲系統接收到幀開始的同步信號時,此時B超掃描線處于非靶區位置,聚焦超聲開始發射,同時進行計數器計數;當計數器大于等于A時,B超掃描線開始掃描中間靶區,此時聚焦超聲系統停止發射;當計數器大于等于B時,B超掃描線開始掃描非靶區位置,聚焦超聲系統開始發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響功率超聲治療效果的前提下,能夠實現實時的對治療靶區進行B超成像,從而實現實時進行治療效果評估和安全監控的目的,解決當前聚焦超聲治療系統實時安全監測和治療效果評估難的問題。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超聲圖像組成示意圖。
圖2是超聲成像掃描方式示意圖。
圖3是靶區與超聲掃描線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廣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廣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892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細胞陣列芯片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種擠壓性圍巖隧道結構的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