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88319.5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4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郎溪松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傅磊 |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制備 工藝 | ||
1.一種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包括:
(1)選葉:選取鮮嫩無病蟲害的鮮葉進行采摘,采摘后進行分揀,剔除雜物以及枯葉、殘損葉等;
(2)萎凋:采取日光萎凋的方式,在風速25-40cm/s的環境下對茶葉進行萎凋,時長8-12h;
(3)初揉:萎凋后對茶葉進行揉捻,形成閉合態的揉捻葉,揉捻時長30-45min;
(4)分選:將揉捻葉置于分選裝置中,根據茶葉莖干長度將其分為大型葉、中型葉和小型葉三種品類;
(5)復揉:將分選的三種類型揉捻葉進行不同程度的復揉;
(6)發酵:對步驟(5)得到的大中小三種類型揉捻葉進行發酵處理,其中大型揉捻葉發酵溫度30-40℃,濕度90-95%,時長2-3h;中型揉捻葉發酵溫度25-35℃,濕度90-95%,時長1.5-2h;小型揉捻葉發酵溫度25-30℃,濕度85-90%,時長1-2h;
(7)炒茶:將發酵后的茶葉烘干,其中大型茶葉溫度為90-100℃,中型茶葉溫度90-95℃,小型茶葉溫度85-90℃,過程中持續翻動茶葉,將茶葉炒至干脆;
(8)混合提香:將步驟(7)制得的茶葉按照大中小三種類型茶葉1:2:1的比例混合均勻,在低溫環境下持續烘干,最后自然冷卻即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萎凋過程中需定時對茶葉進行翻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過程中需定時對茶葉進行翻抖,其方法為每隔30min,將茶葉翻抖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初揉后需對茶葉進行攤放,將茶葉均勻的鋪展開來,平均厚度3cm,自然冷卻至室溫。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茶型分選確定大中型茶葉的過程為隨機選取1kg茶葉,將茶葉均勻成堆,將茶堆均勻四等分,在每堆茶堆上選取50個茶桿,總計200個茶桿,測量每個茶桿的長度,加起來取平均值即為中型茶葉,小于中型茶即為小型茶,大于中型茶的即為大型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茶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低溫提香的工藝參數為溫度50℃,時長5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郎溪松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郎溪松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8831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