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85983.4 | 申請日: | 2019-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7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許金勇;張葉紅;何慧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38 | 分類號: | E04C2/38;E04C2/284;E04C2/34;E04C2/30;E04C2/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偉 |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夾心 復合板 作為 保溫 結構 墻面 系統 | ||
1.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膏板(21)、玻璃纖維棉(22)、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菱形板(24)及冷彎薄壁型鋼立柱(25),所述石膏板(21)與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間隔平行設置,所述冷彎薄壁型鋼立柱(25)設置在所述石膏板(21)與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之間,且所述冷彎薄壁型鋼立柱(25)分別與石膏板(21)和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連接,所述玻璃纖維棉(22)填充在石膏板(21)與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之間,所述菱形板(24)設有若干塊,多塊菱形板(24)拼接組合成一個整體,位于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的外側,每塊菱形板(24)與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之間分別通過螺釘(26)連接,每相鄰兩個菱形板(24)之間通過扣合搭接的方式實現組合,所述螺釘(26)位于相鄰兩塊菱形板(24)的扣合處,為隱蔽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由兩側的鋼板以及填充在兩個鋼板之間的聚氨酯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設置若干塊,每塊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的端部均設置有對接企口,上下相鄰的兩塊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通過企口結構拼接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板(24)包括長方形的板體(241)、位于板體(241)上端的上對接板(242)、位于板體(241)下端的下對接板(243)、位于板體(241)左端的左對接板(244)及位于板體(241)右端的右對接板(245),所述上對接板(242)的中部設有用于安裝螺釘(26)的螺釘安裝塊,所述螺釘安裝塊平行于板體(241),其中一塊菱形板(24)的下對接板(243)能夠扣住另一塊菱形板(24)的上對接板(242),所述右對接板(245)的中部設有用于安裝螺釘(26)的螺釘安裝塊,所述螺釘安裝塊平行于板體(241),其中一塊菱形板(24)的左對接板(244)能夠扣住另一塊菱形板(24)的右對接板(245);
相鄰的菱形板(24)組合時,位置靠上的菱形板(24)的下對接板(243)能夠扣住位置靠下的菱形板(24)的上對接板(242),位置靠右的菱形板(24)的左對接板(244)能夠扣住位置靠左的菱形板(24)的右對接板(24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對接板(243)的寬度大于上對接板(242)的寬度,實現了上下兩塊菱形板(24)扣合連接后,上邊一塊菱形板(24)的板體(241)位于下邊一塊菱形板(24)的板體(241)的外側;
所述左對接板(244)的寬度大于右對接板(245)的寬度,實現了左右兩塊菱形板(24)扣合連接后,右邊一塊菱形板(24)的板體(241)位于左邊一塊菱形板(24)的板體(241)的外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塊菱形板(24)均在上對接板(242)與右對接板(245)處通過螺釘(26)連接到聚氨酯夾心復合板(23)上,且上邊一塊菱形板(24)蓋住了下邊一塊菱形板(24)的螺釘(26),右邊一塊菱形板(24)蓋住了左邊一塊菱形板(24)的螺釘(26),實現了螺釘的隱蔽式安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21)厚度為10-15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聚氨酯夾心復合板作為受力和保溫結構的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棉(22)填充厚度為80-12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8598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