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85422.4 | 申請日: | 2019-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2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杜瑾;張愛君;司曉光;張曉青;邱金泉;王勛亮;曹軍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30019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體 治理 復合 生態 制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屬于生物與水處理技術領域,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由下述組分組成:復合微生物50~70mL濃度在107~1010cfu/mL范圍,酶10~15g,生物表面活性劑3~8g,微生物源抑藻劑5~10g,加水至100mL;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通過各組分之間協同作用,治理黑臭水體,快速、有效地提升水質、修復水生態,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與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
背景技術
黑臭水體是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及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總稱。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水體保護不當,水體中的營養物來源廣、背景濃度異常高,導致許多水體已經處于富營養化狀態,水體環境非常脆弱。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主要治理思路為:控源-減負-凈化-修復,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等。黑臭水體治理常用的物理方法有人工曝氣、引清清河、底泥疏竣、截污控源等。黑臭水體治理常用的化學方法是絮凝沉淀,利用無機或者高分子有機絮凝劑對水體中懸浮固體顆粒以及氮磷吸附沉淀。
生物修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動物等生物獨特的代謝方式降解或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相比于傳統物理、化學方法,生物修復節能環保,具有良好應用前景。其中,微生物強化技術是向水體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劑或生物酶制劑以強化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快速修復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水質凈化顯著,成本低,操作簡單,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此外,一些無毒害的生物提取成分具有抑殺藻功能,可作為微生態制劑中的抑藻組分強化菌劑的凈水功效。如微生物或植物所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劑、化感物質等。
目前商品化生產的菌劑已有上百種,但由于黑臭水體水質的特殊性,普通的微生物菌劑并不適用于黑臭水體、治理效果不佳,特別是無法針對性地去除或抑制水體中的有害藻類,造成水生態難于修復。因此,亟需一種有效地提升水質、修復水生態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微生態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按比例由下述組分組成:復合微生物50~70mL濃度在107~1010cfu/mL范圍,酶10~15g,生物表面活性劑3~8g,微生物源抑藻劑5~10g,加水至100mL;
生物表面活性劑為中國專利號201510403950.3的方法制備;
微生物源抑藻劑為中國專利號201811607964.7的方法制備。
復合微生物包括體積比為(1-2):(1-2):1:(1-2):(1-2)的枯草芽孢桿菌發酵液、沼澤紅假單胞菌發酵液、安琪酵母菌發酵液、乳酸菌發酵液和放線菌發酵液。
復合微生物還包括巨大芽孢桿菌發酵液,巨大芽孢桿菌發酵液的體積為安琪酵母菌發酵液體積的1-2倍。
還可以再包括紅球菌發酵液,紅球菌發酵液的體積為安琪酵母菌發酵液體積的1-2倍。
酶為果膠酶,或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的組合物。
組合物中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的質量比為1:1。
果膠酶活性為50000U/g;
纖維素酶活性均為50000U/g。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黑臭水體治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通過各組分之間協同作用,治理黑臭水體,快速、有效地提升水質、修復水生態,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未經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854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