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低溫變氣速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77355.1 | 申請日: | 2019-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61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韓振南;付亮亮;白丁榮;許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G5/033 | 分類號: | F23G5/033;F23G5/16;F23G5/20;F23G5/44;F23J15/02;F23J15/04;F23J15/06;F22B1/18;F23L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技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張志剛 |
| 地址: | 11014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變氣速 廢棄物 焚燒 系統 及其 方法 | ||
一種高低溫變氣速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涉及一種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系統依次連接的主燃室、低溫低氣速二燃室、高溫高氣速三燃室、余熱利用裝置、急冷裝置和凈化除塵裝置,廢棄物及系統一次風從主燃室加料口和進風口進入,不可燃、未燃盡以及燃燒后的灰渣與煙氣一同進入二燃室;液體廢棄物被噴入以調節二燃室溫度且進行燃燒,粗渣及未熔融的鹽顆粒從排渣裝置排出,其余煙氣進入三燃室;二次風和天然氣或油類等輔助燃料被噴入以保證未燃顆粒和有毒有害物質的充分燃燒分解,細渣由除塵裝置排出,經凈化處理后的廢氣通過引風機排入大氣。本發明解決了有毒有害物質高效分解和鹽的不熔融對溫度需求的矛盾;及時將粗顆粒灰渣在二次燃燒時排出,減輕了后續系統的負擔;廢棄物大部分是在貧氧狀態下燃燒,有利于抑制NOX的生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高低溫變氣速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化工行業蓬勃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在許多化工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固體、半固體或漿狀和液體廢棄物,某些廢棄物由于其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對人類或其他生命體具有潛在的或現實的危害。尤其對于醫藥或農藥等行業產生的高鹽化工危廢的危害性更加顯著。因此,要降低這些危廢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必須對其進行妥善處理。
目前針對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高含鹽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一般用焚燒方法進行處理。然而在燃燒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按照國標《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的要求,危險廢物焚燒需設置超過1100℃,停留時間超過2秒的二燃室,用以消除低溫燃燒產生的大量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質。但是,在焚燒過程中,焚燒溫度高會導致鹽熔化(鹽的熔點為800℃左右),熔融狀的鹽會滲透到焚燒爐的耐火材料中,對耐火材料造成嚴重腐蝕,導致耐火材料層層剝落損壞,大大減短耐火材料的壽命;此外,熔融鹽及其它物質在高溫焚燒下產生不溶物,會堵塞設備及系統,對設備安全正常運行造成極大影響。因此,迫切需要尋求能夠解決有毒有害物質高效分解和鹽的不熔融對溫度需求的矛盾的辦法。
中國專利ZL201310173363.0提出了一種含鹽廢水焚燒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其技術方案為改變以往用大量水急冷的方法,采用輻射散熱器進行換熱,有效降低煙氣溫度,并且通過燃煤機來提供高溫煙氣,克服用天然氣燃燒成本高的問題。另外,在整個系統中多處設置循環煙氣管道,在回收熱能的同時有效將煙氣控制在適宜的溫度,例如:防止含鹽廢水中的鹽變成熔融狀;進入多管除塵器和太棉高溫除塵器的溫度控制在600℃~650℃,有效提高除塵的效率。該技術雖然采用煙氣作為含鹽廢棄物的燃燒介質,能將溫度控制在800℃以內,但該方法系統復雜,也沒有針對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處理措施,在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下,該方法無法實際應用。
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兼顧有害物質高效分解和鹽熔融問題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系統及方法,從而避免造成設備腐蝕,降低危險廢物的處理成本,且能夠實現能源的循環使用,節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環保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低溫變氣速廢棄物焚燒系統及其方法,本發明兼顧有害物質高效分解和鹽熔融問題而提出的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系統及方法,在滿足環保標準的情況下,解決鹽熔融對系統設備的損耗問題。從而避免造成設備腐蝕,降低危險廢物的處理成本,且能夠實現能源的循環使用,節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環保水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化工大學,未經沈陽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773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