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電池組并聯放電運行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77166.4 | 申請日: | 2019-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6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段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興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1M10/4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信息路1號(北京實***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組 并聯 放電 運行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多電池組并聯放電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系統包括多個受控放電電池組BRPi,i≧2;所述多個受控放電電池組的所有正端相互連接,所有負端相互連接,并與放電負載構成多電池組并聯放電運行系統;
所述受控放電電池組是同類放電電池組;
所述受控放電電池組,是指其基本參數放電輸出電壓DhVo/Vset與放電輸出電流DhIo/Iset在有效預設范圍內并受控;其擴展參數放電輸出等效阻抗DhRo與放電輸出伏安功率DhPo受控;其關聯參數電流限流與所述電池組電壓關聯受控,以及,伏安功率與所述電池組電壓關聯受控;
所述系統配置有通信總線BPC、放電識別口SCD、各地址接口ADR;
所述系統配置有多電池組放電系統控制器DMU;
所述系統統一預設放電運行額定電壓Vset以及放電運行額定電流Iset;
所述系統配置放電調節算法,設定放電下垂伏安輸出參數;
所述系統配置放電均流總線接口SBUS;
所述受控放電電池組BRP,是內置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
所述系統按編碼序號配置各電池組地址接口ADRi的對應電阻;
所述系統控制器DMU與各電池組通信母線BPC連接;
建立并聯放電系統串行通信協議以收發信息及指令;
配置與所述電池組系統控制器DMU關聯的放電識別信號或下發協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系統設定的有效放電工作范圍內,所述內置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是內置降壓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系統設定的有效放電工作范圍內,所述內置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是內置升壓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系統設定的有效放電工作范圍內,所述內置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是內置升降壓開關變換放電電池組。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電系統控制器DMU與系統通信母線BPC交換各電池組狀態及參數;
所述放電系統控制器DMU按設計配置算法計算放電系統缺省及運行預設電壓;
所述放電系統控制器DMU按設計配置下垂伏安特性算法微調預設電壓;
所述放電系統控制器DMU連接系統通信母線BPC,按廣播或單獨地址下發命令;
所述放電系統控制器DMU按設計配置功能及算法,分析計算統計放電系統特征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統預設上電缺省電壓為電池組恒壓充電值Vcc;
所述系統預設運行動態電壓Vset1為系統規劃運行值Vsep。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統預設優放電壓即按電池容量就低優先放電的電壓Vset0為略大于Vset1;
所述系統預設備放電壓,即系統內設定部分電池組進入次選準備放電電壓Vset2為略小于Vset1;
設定所述Vset0、Vset2與Vset1差值范圍為Vsd=(1-5)%Vcc。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
選定統一的放電輸出伏安下垂特征參數及適用范圍界限值,
Vout=Vset-Krate*Iout,VduVoutVdl;相對于額定電壓Vnom,電壓取值范圍是,Vdu:(95-115)%Vnom或(85-100)%Vcc、Vdl:(85-95)%Vnom或(75-85)%Vcc;相對于額定電流Inom,下垂斜率Krate=(0.5-1.5)/Inom;系統內各電池組按此統一預設的動態特征阻抗匹配并聯、自適應熱備均衡放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興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興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771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麥胚芽粉的加工工藝
- 下一篇:承載鞍的自動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