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酚類污染地下水的修復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1375334.6 | 申請日: | 2019-12-27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70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發明(設計)人: | 虞敏達;何小松;席北斗;毛旭輝;崔佳鑫;鄭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主分類號: | C02F1/72 | 分類號: | C02F1/72;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劉冬梅;范國鋒 |
地址: | 10001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污染 地下水 修復 方法 | ||
1.一種有機酚類污染地下水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向待處理的有機酚類污染地下水中加入修復助劑的情況下進行;
所述修復助劑為可溶性的層狀硅酸鹽,所述層狀硅酸鹽選自層狀硅酸鈉、層狀二硅酸鈉、層狀硅酸鉀及層狀二硅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層狀硅酸鹽的模數為0.5~3;
所述待處理污染地下水體pH值的范圍為3~11;
加入修復助劑后,繼而向水體中加入錳基氧化劑,所述加入的錳基氧化劑選自高錳酸鈉、高錳酸鉀、二氧化錳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可溶性硅與錳基氧化劑的摩爾比為(0.1~200):1,所述可溶性硅以硅計,錳基氧化劑以錳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酚類污染地下水為含有苯酚、氯酚、二氯酚、三氯酚、溴酚及硝基酚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含酚污染地下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層狀硅酸鹽為層狀硅酸鈉和/或層狀硅酸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處理污染地下水體pH值的范圍為6~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錳基氧化劑的用量為2~100倍有機酚類污染物的礦化當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適用于原位高壓注入或異位抽出再處理的地下水修復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7533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