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霜故障檢測方法以及應用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冰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60330.0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64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涂連軍;韓鵬;胡浩然;李群;聶奇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1/00 | 分類號: | F25D11/00;F25D21/08;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故障 檢測 方法 以及 應用 冰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霜故障檢測方法以及應用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冰箱,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包括:檢測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其中,所述化霜相關部件包括化霜溫度傳感器以及與用于化霜的加熱管串聯的線體和熔斷體;將化霜相關部件之間的溫度進行相互比較,或者,將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與其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判斷故障部件以及對應的故障類型。由于可準確判斷故障部件,故只需更換故障部件即可,無需更換整個加熱器,因此更換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化霜故障檢測方法以及應用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冰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冰箱內部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用戶難以察覺冰箱內部的實際情況。當冰箱需要化霜時,一般通過加熱器加熱化霜,加熱器包括熔斷體、加熱管以及連接熔斷體和加熱管的線體。由于加熱管在化霜的過程中持續高溫,導致加熱器容易出現故障,從而無法正常工作。在現有技術中,對加熱管的檢測手段有限,一旦加熱管無法正常工作,將更換整個加熱器,導致更換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霜故障檢測方法以及應用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冰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一旦加熱管無法正常工作,將更換整個加熱器,導致更換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一種化霜故障檢測方法,包括:檢測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其中,所述化霜相關部件包括化霜溫度傳感器以及與用于化霜的加熱管串聯的線體和熔斷體;將化霜相關部件之間的溫度進行相互比較,或者,將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與其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判斷故障部件以及對應的故障類型。
其中,根據故障部件以及對應的故障類型進行報警提示。
其中,比較線體和熔斷體的溫度;當線體減去熔斷體的溫差超過第一閾值時,表示故障部件為線體,故障類型為線體故障。
其中,比較化霜溫度傳感器和熔斷體的溫度;當化霜溫度傳感器和熔斷體的溫差超過第二閾值時,表示故障部件為化霜溫度傳感器,故障類型為化霜溫度傳感器故障。
其中,當熔斷體的溫度超過第三閾值時,表示故障部件為熔斷體,故障類型為熔斷故障;和/或,當熔斷體的溫度超過第四閾值時,表示故障部件為熔斷體,故障類型為二次導通故障;其中,第三閾值小于第四閾值。
其中,通過無源無線溫度傳感器檢測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通過無源無線閱讀器讀取無源無線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并判斷故障部件以及對應的故障類型。
其中,當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大于其對應的正常溫度的溫度上限且該化霜相關部件不是故障部件時,表示該化霜相關部件為預警部件并進行預警提示。
一種冰箱,包括化霜相關部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采用上述方法控制所述化霜相關部件進行化霜。
其中,所述化霜相關部件包括待化霜的換熱器、對換熱器進行化霜的加熱管、檢測換熱器化霜溫度的化霜溫度傳感器以及與加熱管串聯的線體和熔斷體。
上述化霜故障檢測方法以及應用該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冰箱,通過將化霜相關部件之間的溫度進行相互比較,或者,將化霜相關部件的溫度與其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判斷故障部件以及對應的故障類型,從而進行相應的處理。由于可準確判斷故障部件,故只需更換故障部件即可,無需更換整個加熱器,因此更換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化霜相關部件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化霜故障檢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603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