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57466.6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84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閆野;范博輝;姜志杰;裴育;鄧寶松;謝良;印二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天津(濱海)人工智能軍民融合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V40/20;G06V10/30;G06V30/148;G06V10/80;G06F3/023;G06F3/048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劉廣達 |
| 地址: | 1000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虛擬 鍵盤 按鍵 識別 方法 系統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慣性測量單元數據手套獲取預先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并通過預先保存的藍牙發送模塊發送至增強現實眼鏡;增強現實眼鏡接收到信息后獲取預先處理后的圖像信息輸入預先保存的數據處理模塊中進行融合,生成融合后的數據樣本輸入預設神經網絡模型中生成按鍵預測結果;將所述按鍵預測結果輸入預先保存的模式轉化模塊中將所述按鍵預測結果轉化生成增強現實眼鏡所能識別的字符;將所述增強現實眼鏡所能識別的字符進行顯示。因此,采用本申請實施例,減小了鍵盤的占用空間,提升了用戶體驗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8世紀出現的打字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陣熱潮,也改變人們對機器的控制方式,打字機的不斷革新與改善便發展成了如今的鍵盤雛形,鍵盤的出現是人機交互領域的一大重要革新,它使人們對于機器以及智能設備的控制達到了一個高度,便捷化,迅速化以及精準化。
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普通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各類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并輸出相應數據等。目前市場上的鍵盤按工作原理主要分為機械鍵盤、塑料薄膜式鍵盤、導電橡膠式鍵盤等等,這些鍵盤公共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1.需要實體的外部設備,且占用空間大。2.需要借助一個支撐面去進行數據輸入。3.雙手位置固定,靈活性不足,而且固定的雙手也會影響鍵盤輸入的舒適性與使用感。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應用于慣性測量單元數據手套,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預先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
將所述預先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通過預先保存的藍牙發送模塊發送至增強現實眼鏡。
可選的,所述獲取預先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之前,還包括:
當接收到針對慣性測量單元數據手套輸入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指令時,獲取所述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
將所述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輸入預先保存的濾波降噪模塊中生成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將所述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作為預先濾波降噪后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
可選的,所述慣性測量單元數據手套,包括慣性測量單元運動傳感器模塊,藍牙發送模塊,濾波降噪模塊,無線充電模塊;
所述慣性測量單元運動傳感器模塊是六軸的慣性測量單元運動傳感器,用于記錄雙手在做按鍵動作時的運動信息,其包括三軸的加速度和三軸的角速度信息,該傳感器位于五根手指以及手背處,手指處的傳感器分別與手背處的傳感器連接;
所述濾波降噪模塊主要是對采集到的慣性測量單元的運動進行預處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
所述藍牙發送模塊主要是將數據手套的慣性測量單元運動信息發送至增強現實眼鏡進行處理;
所述無線充電模塊主要是用于給數據手套充電續航,無線充電也提高了鍵盤系統的便捷性。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虛擬鍵盤的按鍵識別方法,應用于增強現實眼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慣性測量單元數據手套發送的用戶手指按鍵移動的運動信息;
獲取預先處理后的圖像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天津(濱海)人工智能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天津(濱海)人工智能軍民融合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74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