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重卡換電電池箱的減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57024.1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01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來瑞俊;李松磊;丁習坤;祝禮康;劉俊;丁輝;胡新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紅銀 |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卡換電 電池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重卡換電電池箱的減振結構,包括安裝在重型卡車上的車載底托框架以及安裝在電池箱上的電池箱框架,其中,車載底托框架的上表面鋪設有緩沖墊,緩沖墊位于車載底托框架與電池箱框架之間的水平向接觸面位置;車載底托框架上設置有側向支柱,側向支柱靠近電池箱框架一側的側面設置有具有一定彈性的彈性體,彈性體位于側向支柱與電池箱框架之間的豎直向接觸面位置。本發明通過在車端底托與電池箱之間設置緩沖墊及彈性體,可以很好的減少重卡在行駛中對電池箱的沖擊,對電池箱起到減振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重卡換電電池箱的減振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依靠動力電池作為驅動能源的新能源車輛,由于其在行駛中無有害氣體排放,噪音小,對環保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但在重型卡車領域,由于其用電量大,電池充時間較長,嚴重制約了重型卡車的經濟性及可推廣性,既然充電型重型卡車存在短板,換電型重型卡車就應運而生。考慮到換電方案的可靠性、便捷性及經濟性等因素,目前重型卡車換電模式以頂部吊裝式換電為主,由于重卡在行駛中遇到的路況比較復雜,為了減少因路面顛簸、重卡加減速、轉彎及更換電池箱等情況下對電池箱的沖擊,換電電池箱的減振措施必不可少。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卡換電電池箱的減振結構,能夠很好的解決換電電池箱在重型卡車上的減振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重卡換電電池箱的減振結構,用于重型卡車與其電池箱之間連接的減振,包括安裝在所述重型卡車上的車載底托框架以及安裝在所述電池箱上的電池箱框架;
所述車載底托框架的上表面鋪設有緩沖墊,所述緩沖墊位于所述車載底托框架與所述電池箱框架之間的水平向接觸面位置;
所述車載底托框架上設置有側向支柱,所述側向支柱靠近所述電池箱框架一側的側面設置有具有彈性的彈性體,所述彈性體位于所述車載底托框架與所述電池箱框架之間的豎直向接觸面位置。
優選的,所述車載底托框架的主體為一長方形框架體,沿所述長方形框架體的內側分別對稱布置有所述側向支柱,所述側向支柱外側表面布置有所述彈性體。
優選的,所述電池箱框架的主體為一長方體框架體,所述長方體框架體的底部支撐的底面與所述緩沖墊相接觸,所述底部支撐的內側表面與所述彈性體相接觸。
優選的,所述緩沖墊為一連續的整體設置,或者,所述緩沖墊為分段式設置,各段均勻分布在所述車載底托框架與所述電池箱框架之間。
優選的,所述緩沖墊的高度高于所述車載底托框架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設置側向支柱,在車端底托與電池箱之間設置緩沖墊,以及在所述側向支柱靠近所述電池箱框架一側的側面設置彈性體,可以很好的減少重卡在行駛中對電池箱的沖擊,對電池箱起到減振的作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中車載底托框架圖;
圖2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中車載底托框架與電池箱框架配合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中車載底托框架與電池箱框架的裝配圖;
圖中標記1-5分別表示為:車載底托框架1、側向支柱2、緩沖墊3、彈性體4、電池箱框架5。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70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