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56870.1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72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正坤;武應元;劉江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458 | 分類號: | G06F16/2458;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德高智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96 | 代理人: | 李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分析 大壩 安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取一定數量的同序列的歷史環境量監測數據和安全監測量數據組成一個時間序列數組;2)利用大數據平臺的聚類分析算法,將安全監測數據量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歷史序列數組剔除;3)利用大數據平臺的回歸算法,計算擬合出安全監測量與環境監測量之間的統計方程;4)讀取當前的監測數據,利用當前的水位、時間和溫度,代入多元回歸方程,得到安全監測量的計算理論值yt;設其剩余標準差為S,將實測值與理論計算值作差,得|y?yt|,比較|y?yt|和S之間的關系,5)根據步驟4)中的關系判斷大壩是否正常;該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利用大數據分析,降低了數據擬合的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水工安全評價一般通過人工判斷或經過經驗公示進行預警閥值計算,得到預警閥值后與實際監測數據值進行比較,超過預警指即判斷為水工不安全。此類方法存在的問題如下:1、過于依賴人工經驗,如果經驗不適合本工程,即出現無法進行預警預判的情況2、經驗公式固定,無法根據實際運行數據進行動態更新,隨著時間周期拉長,判斷準確性越來越差3、每個水庫大壩,都得去做定性和定量的經驗分析,沒有辦法形成通用的工具或系統,無可適性可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大數據分析,降低了數據擬合的難度;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和工具,進行持續迭代分析,提升了大壩安全分析的精準性和時效性;為大壩安全的評價和預測提供了手段的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大壩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一定數量的同序列的歷史環境量監測數據和安全監測量數據組成一個時間序列數組;
2)采用3δ準則,利用大數據平臺的聚類分析算法,將安全監測數據量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歷史序列數組剔除;
3)利用大數據平臺的回歸算法,結合時間序列數據,計算擬合出安全監測量與環境監測量之間的統計方程;假定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的多元回歸方程如下:
y=f(H,T,t);
其中,y為安全監測量,H、T、t分別為水位、時間和溫度三個主要的環境影響因素;
4)讀取當前的監測數據,利用當前的水位、時間和溫度,代入多元回歸方程,得到安全監測量的計算理論值yt;設其剩余標準差為S,將實測值與理論計算值作差,得|y-yt|,比較|y-yt|和S之間的關系;
5)根據步驟4)中的關系判斷大壩是否正常。
作為優選,所述歷史環境量監測數據為水位、時間和溫度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安全監測量數據為位移和滲壓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還包含有步驟6)每組新的監測數據采集上來的時候,均循環進行上述的異常判斷步驟和多元回歸方程擬合調整步驟。
作為優選,還包含有步驟7)利用大數據擬合得到的多元回歸方程y=f(H,T,t),計算出安全監測量的預測值。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5)中的判斷方式的具體步驟為:
5.1)根據3δ準則,如果|y-yt|>3S,則判定此值為異常,否則認為該組數值為正常數據;
5.2)若當前數組判斷為正常時,將該組監測數據并入到時間序列數組中,對多元回歸公式進行進一步的擬合調整,生成新的多元回歸方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68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