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55566.5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0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帆;郭賢亮;夏亮亮;王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1/20 | 分類號: | G07C1/2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菊花;王培松 |
| 地址: | 211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校車 滯留 巡檢 預警 方法 | ||
1.一種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通過校車車廂內部布設的三個攝像機采集車內圖像,其中第一攝像機位于頭部并朝向中部,第二攝像機位于中部,第三攝像機位于尾部并朝向中部,第二攝像機為全景攝像機;
步驟2、對車內的背景圖像中對應的設置第一虛擬界線和第二虛擬界線,其中第一虛擬界線位于車廂頭部與中部之間,第二虛擬界線位于中部與尾部之間;
步驟3、通過安裝人臉識別終端于車廂頭部,在進行校車巡檢前和巡檢后對司機進行人臉識別,進行身份確認;
步驟4、在進行司機身份確認后,在車廂內從前到后進行巡檢,其中通過第二攝像機對司機的實際巡檢狀態進行記錄,形成巡檢數據;
步驟5、在巡檢過程中,根據司機在畫面中與所述第一虛擬界線的接觸,觸發所述第一攝像機抓拍圖片,并且在畫面中與所述第二虛擬界線的接觸,觸發所述第三攝像機抓拍圖片;
步驟6、在巡檢完成后,對巡檢數據和抓拍的圖片進行識別處理,通過人臉識別終端對司機第二次身份確認后,完成巡檢,其中在巡檢數據和/或抓拍圖片識別結果與預期結果不匹配時,禁止所述第二次身份確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背景圖片為車廂內無人時通過第二攝像機拍攝的圖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根據車廂的長度和/或內部座椅排數確定第一虛擬界線和第二虛擬界線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6中,所述抓拍的圖片進行識別處理包括:
對第一攝像機和第三攝像機拍攝的圖片進行人臉檢測,識別其中的人臉;
對一個設定的時間序列范圍內,從第一攝像機的第一次抓拍時間T1與第二次抓拍時間T2之間經過的時間間隔T12中,判斷至少有一次識別到所述司機身份;
并且,在所述時間間隔T12中,判斷所述第三攝像機至少有一次抓拍的圖片被識別到所述司機身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6中,如果在所述時間間隔T12中,第一攝像機或者第三攝像機抓拍的圖片中未被識別到所述司機身份,則發出預警信號,并禁止所述第二次身份確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人臉識別終端的第一次和/或第二次身份確認包含微表情識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表情識別包括眨眼、張嘴、搖頭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抓拍的圖片以及巡檢記錄同步到云服務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車滯留巡檢與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臉識別終端還被設置為邊緣計算設備,對司機與第一虛擬界線的接觸以及控制抓拍,以及對抓拍圖片進行識別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556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餐廳數據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
- 下一篇:一種瓦楞紙箱及其加工系統與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