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修復導管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54906.2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750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戴紅蓮;董獻振;龍燕飄;方紅琳;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7/58 | 分類號: | A61L27/58;A61L27/18;A61L27/12;D01D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吳楚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 修復 導管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神經修復導管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神經修復導管為雙層纖維導管,所述導管的內層為可降解聚合物復合電極化納米無機顆粒取向纖維層,外層為可降解聚合物無規則取向纖維層,其中所述取向纖維層的取向方向與所述導管軸向平行。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神經修復導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且導管內部具備定向電誘導功能,為神經細胞的定向遷移和軸突的生長提供物理信號和電化學信號,為損傷神經再生與對接提供有利的再生微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神經修復導管及制備方法,屬于生物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在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例周圍神經損傷發生。周圍神經組織由于其結構、功能復雜,一旦發生損傷則致殘率高、預后差、治療復雜,成為當前臨床的一大重要難題。
在神經缺損前期,由于其神經功能恢復有限,因此往往會導致骨骼肌萎縮,臨床上常使用電刺激治理的方式來治療損傷部位的神經。這種治療方式一方面可以促進周圍神經再生,另一方面可以防治骨骼肌失神經萎縮。專利CN 103127548 A采用不同材料組成的高取向纖維膜,通過卷繞方法制備神經導管,然而導管力學性能不足,且該方法不具備定向電誘導的特征。專利CN 102525689 A制備了負載神經生長因子的取向納米纖維神經導管,通過釋放神經生長因子來促進神經再生,但神經生長因子半衰期短,易失活,存在生物安全性等問題限制了其實際應用,且該發明不具備取向自發電刺激作用。專利CN 104056306 A以靜電紡絲聚合物纖維作為模板,采用電化學脈沖聚合沉積導電聚合物的方式,在碳納米管管束表面同軸包覆導電聚合物,制得具有定向凹槽結構的碳納米管/導電聚合物復合涂層修飾的神經導管材料,但是用于神經導管制備的導電聚合物均難以降解,需要二次手術取出,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本發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將電極化納米粒子均勻分散于取向納米纖維,制備了負載電極化納米粒子的神經導管,實現了有機高分子和無機納米粒子均勻復合,可提供穩定的電刺激,在促進周圍神經再生的同時,也可防止把器官的失神經萎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神經修復導管及其制備方法,內層為取向纖維,具備神經細胞和軸突取向電誘導作用,外層為無規則取向纖維,提供力學支撐,且原材料均為可生物降解材料,可在體內生物吸收,并加快損傷神經的再生與對接。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種神經修復導管,所述神經修復導管為雙層纖維導管,所述導管的內層為可降解聚合物復合電極化納米無機顆粒的取向纖維層,所述導管的外層為可降解聚合物無規則取向纖維層,其中所述取向纖維層的取向方向與所述導管軸向平行。
優選地,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包括L-丙氨酸-羥基乙酸-乳酸共聚物、L-丙氨酸-羥基乙酸共聚物、L-賴氨酸-羥基乙酸-乳酸共聚物、天冬氨酸-羥基乙酸-乳酸共聚物、甘氨酸-羥基乙酸-乳酸共聚物、甘氨酸-羥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的組合;所述電極化無機納米顆粒表面電位為-50mV~+150mV,所述納米無機顆粒為鈣磷酸鹽中的任意一種或者兩種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導管管腔直徑為0.5~3mm,管壁厚度為0.5~3mm,所述取向纖維層和所述無規則取向纖維層的厚度比為1:1~1:10。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神經修復導管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電極化納米無機顆粒;
(2)將可降解聚合物和所述電極化納米無機顆粒按照一定的質量比例加入有機溶劑中,攪拌均勻,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第一紡絲原液;
(3)在第一靜電紡絲參數下,通過靜電紡絲將所述第一紡絲原液紡絲成取向纖維膜,得到第一纖維層;
(4)稱取一定量的可降解聚合物溶解于有機溶劑中,配置成一定濃度的第二紡絲原液;
(5)在第二靜電紡絲參數下,通過靜電紡絲將所述第二紡絲原液紡絲成無規則取向纖維膜,得到第二纖維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49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