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49766.X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9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嵇雪飛;沈禮鵬;沈培;劉森維;鮑芳琳;鐘啟勇;游佳;陸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一局集團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E04C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謝緒寧;薛赟 |
| 地址: | 20007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骨 混凝土結構 連接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包括有型鋼鋼骨柱(1)以及位于型鋼鋼骨柱(1)周側的縱向鋼筋(2),所述型鋼鋼骨柱(1)與縱向鋼筋(2)連接有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鋼骨柱(1)上沿其高度方向設置有箍筋連接板(5),且所述箍筋連接板(5)上沿其高度方向均勻開設形成有貫穿孔(51);所述箍筋(3)設置為U型箍筋,所述箍筋(3)的開口側(31)的兩端分別與相對應的貫穿孔(51)穿設搭扣連接并綁扎固定,且所述箍筋(3)的封閉側(32)圍繞設置于對應縱向鋼筋(2)的外周側并綁扎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鋼骨柱(1)設置為箱型型鋼,箱型型鋼包括有構成箱型結構的第一腹板(4),且所述第一腹板(4)沿其寬度方向對稱設置有兩所述箍筋連接板(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鋼骨柱(1)設置為H型型鋼,H型型鋼包括有第二腹板(6)以及設置于第二腹板(6)兩端部的第一端板(61),且所述第二腹板(6)沿其寬度方向對稱設置有兩所述箍筋連接板(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鋼骨柱(1)設置為十字型型鋼,十字型型鋼包括有構成十字型結構的第三腹板(7),所述第三腹板(7)的端部均設置有第二端板(71),且十字型型鋼沿其橫向或者縱向均對稱設置有兩所述箍筋連接板(5)。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3)與縱向鋼筋(2)的轉角交叉處綁扎有鍍鋅鐵絲。
6.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施工方法,基于上述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3)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驟,
S1.施工前BIM技術建模,按照設計需求模擬構建型鋼鋼骨柱(1)模型、縱向鋼筋(2)模型以及箍筋(3)模型,并模擬構建箍筋(3)與型鋼鋼骨柱(1)、縱向鋼筋(2)的整體連接結構模型;
S2.位置、規格確定,按照設計需求在構建的模型上確定箍筋連接板(5)尺寸、貫穿孔(51)的開設位置及孔徑大小;
S3.鋼結構制作,根據設計圖紙完成型鋼鋼骨柱(1)的定型化加工作業;
S4.吊裝施工作業,吊運型鋼鋼骨柱(1)至預定位置處,并完成鋼骨結構的焊接作業;
S5.綁扎施工作業,將箍筋(3)逐一搭扣于相對應的箍筋連接板(5)上,并完成箍筋(3)與型鋼鋼骨柱(1)、縱向鋼筋(2)的綁扎作業;
S6.檢查驗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3)的直徑小于貫穿孔(51)的孔徑,并與貫穿孔(51)的孔徑大小相適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中,箍筋(3)與縱向鋼筋(2)垂直設置,且箍筋(3)與貫穿孔(51)穿設搭扣配合的端部形成有平直段(331)和彎鉤段(332);箍筋(3)的直徑設置為d,平直段(331)的長度不小于10d,且平直段(331)的長度不小于最短極限值,最短極限值設置為75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箍筋(3)的彎鉤段(332)朝向構件內彎折,且彎鉤段(332)的折彎角不小于135°。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骨混凝土結構柱的鋼骨與箍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6中,檢查驗收包括有施工前的型鋼鋼骨柱(1)結構驗收、縱向鋼筋(2)結構驗收以及施工后的箍筋(3)結構驗收和箍筋(3)綁扎驗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一局集團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一局集團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976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