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47846.1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46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饒軍;鈄方芳;鄭智;吳魯華;婁尚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省癌癥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宿遷市永泰睿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劉慧 |
| 地址: | 33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眼病 眼淚 代謝 分析 途徑 變化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收集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對樣本進行UHPLC?Q?TOF?MS檢測,得到原始代謝指紋圖譜,對測到的代謝物進行鑒定,得到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代謝物數據,將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代謝物數據,通過中位數歸一化法進行數據標準化后,借助有監督模式識別的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法結合T檢驗法篩選出差異的代謝物。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是通過收集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反映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眼淚中的代謝物變化情況,能夠對判斷干眼病是否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代謝組學應用領域,具體的是一種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干眼是多種因素作用下淚液質、量或動力學異常而引起的淚膜穩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干眼在我國的發病率為21%-30%,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以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干眼的發病率迅速增加,已經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目前,干眼患者臨床診斷一般通過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Itest,SIT)、淚膜破裂時間(breakup?time,BUT)和角膜熒光染色等指標方面實現。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及其應用,它通過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能夠反映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中的代謝物變化情況,然后通過分析得到與干眼病發病機制密切相關的代謝途徑,而且取樣簡單,取樣過程短,能夠顯著縮短樣本的處理時間,為干眼病的治療效果判斷提供參考。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干眼病用眼淚代謝組學分析代謝途徑變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收集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作為分析樣本;
S2、將每個分析樣本采用UHPLC-Q-TOF-MS代謝組學技術進行分析,得到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原始代謝指紋圖譜;
S3、將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原始代謝指紋圖譜與Personal?CompoundDatabase?andLibrary(PCD/PCDL)數據庫、Massbank數據庫和人眼淚代謝組學參考文獻中的二級質譜數據相比較,對測到的代謝物進行鑒定,得到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代謝物數據;
S4、將正常人和干眼病患者眼淚樣本的代謝物數據,通過中位數歸一化法進行數據標準化后,借助有監督模式識別的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法(PLS-DA)結合T檢驗法篩選出差異的代謝物;
S5、將差異代物通過MetaboAnalyst在線軟件進行“Pathway?analysis”分析,選擇“Hypergeometric?Test”算法和“Home?sapients”數據庫,根據p<0.05確定顯著變化的代謝途徑。
色譜柱為Agilent?Eclipse-plus?C18柱,規格為150×3.0mm,1.8μm,進樣量為3.00μl,柱溫為40攝氏度;流動相A為0.1%甲酸(formic?acid)水溶液,B為100%乙腈(acetonitrile);流動相的洗脫梯度如下:0min,98.0%A;1.0min,98%A;5.0min,60%A;12.0min,30%A;15.0min,5%A;20.0min,5%A。流動相的流速為0.40ml/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省癌癥中心),未經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省癌癥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78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