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openstack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46810.1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3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姚建華;張有成;姚崎;丁紅;李海鵬;許萍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壹進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G06F21/60;G06F8/6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市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openstack 主機 數據 保護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openstack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及系統,在備份代理機上預安裝ceph客戶端,所述ceph客戶端用于連接openstack云平臺;備份代理機獲取openstack云平臺中要備份的云主機的信息參數;根據信息參數調用ceph?api獲取云主機在ceph后端上對應的存儲鏡像,同時調用ceph?api對該存儲鏡像做快照操作,并將快照導出為數據文件;將導出的數據文件上傳到備份服務器進行保存。優點:僅通過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實現對openstack鏡像啟動的云主機和云硬盤啟動的云主機的在線數據保護,不用修改云平臺參數,提高了整體的備份效率,減少了運營維護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openstack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及系統,屬于數據保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越來越成熟,從大型國企到中小企業,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虛擬機來代替傳統的服務器,并通過各種云平臺支撐著虛機的管理工作。其中,基于openstack開源架構打造的云平臺由于具有實施簡單、可大規模擴展、標準統一等特點,在國內私有云的部署場景中獲得了廣泛地使用。
隨著openstack云平臺的普及,用戶對Openstack上運行的云主機進行數據保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目前主流的openstack云平臺都是基于ceph存儲進行部署的。ceph是一種分布式存儲,支持三種存儲接口: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openstack云平臺使用ceph的塊存儲作為云主機或者云硬盤的后端存儲,通過設置不同的存儲池來進行分別管理。
根據openstack的云主機啟動方式,openstack云主機可以分為通過鏡像啟動的云主機(以下簡稱為image虛機)和通過云硬盤啟動的云主機(以下簡稱為volume虛機)。針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云主機,openstack本身也提供相應的數據保護方案,例如針對image虛機的nova快照方案以及針對volume虛機的cinder-backup方案。但是這兩種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點,例如nova快照方案不支持在線云主機的備份,cinder-backup方案僅能支持單獨云盤的備份且需要修改云平臺的配置文件,缺少一套完整的無侵入式的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openstack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及系統,?解決了傳統openstack數據方案中存在的不支持在線云主機快照,缺少完整的無侵入式的云主機備份方案,備份效率低,設備成本高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openstack云主機數據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備份代理機上預安裝ceph客戶端,所述ceph客戶端用于連接openstack云平臺;
備份代理機獲取openstack云平臺中要備份的云主機的信息參數;
根據信息參數調用ceph?api獲取云主機在ceph后端上對應的存儲鏡像,同時調用ceph?api對該存儲鏡像做快照操作,并將快照導出為數據文件;
將導出的數據文件上傳到備份服務器進行保存。
進一步的,所述ceph客戶端的預安裝過程為:
備份代理機訪問ceph的存儲網絡進行文件配置,并在配置文件中寫入和云平臺一致的存儲池配置;
所述文件配置為:配置ceph服務端ip地址、認證方式、以及認證密鑰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文件的獲取過程為:
備份代理機調用openstack?api接口獲取要備份的云主機id和云主機啟動類型;
根據云主機id和云主機啟動類型,調用腳本獲取云主機在ceph存儲池中的存儲鏡像;
對ceph?存儲池中的存儲鏡像創建快照并進行快照的導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壹進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壹進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68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