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LDPC級聯的編譯碼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46095.1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7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飛;雷俊;劉慎發;鮑東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岸線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M13/11 | 分類號: | H03M13/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ldpc 級聯 譯碼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LDPC級聯的編譯碼方法及裝置,將長碼(LDPC碼)與短碼(RM碼)級聯,在內碼LDPC碼沒有完全糾正的錯誤比特,可通過外碼RM碼來糾正;并且級聯的聯合迭代譯碼,可糾正更多錯誤比特。因此本級聯碼能實現更低的誤碼平臺;支持多碼率,在長碼(LDPC碼)的碼長、碼率固定時,通過使用不同碼率的RM碼,可以支持靈活的多碼率;實現復雜度低,硬件復雜度主要集中在LDPC碼,RM碼的編譯碼相對簡單很多,因此在增加少量復雜度的情況下,可以實現上述降低誤碼平臺和支持多碼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LDPC級聯的編譯碼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信道編碼用于檢測和糾正信號在傳輸信道中發生的錯誤,是保證信號可靠傳輸的關鍵技術。作為核心技術之一,信道編碼技術廣泛應用于無線/有線通信系統和數字存儲系統。
隨著數據業務類型的多樣化,目前一些標準或系統中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碼不能滿足一些業務的需求,主要表現在誤碼平臺較高、編碼碼率不靈活。高可靠業務對誤包率(BLER)有更嚴格的要求,一般為10e-8量級,甚至更低。現有標準中的LDPC碼,一般都是每一個碼率對應一個LDPC碼,用校驗矩陣H或生成矩陣G來表示。不同碼率的H或G矩陣不同,編譯碼實現時需要較多的存儲單元和計算單元來支持多碼率。硬件復雜度較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LDPC級聯的編譯碼方法及裝置,實現更低的誤碼平臺、可以支持靈活的多碼率、易于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LDPC級聯的編碼方法,設定LDPC碼作為內碼,RM碼(Reed-Muller碼)作為外碼,將LDPC碼與RM碼級進行聯編碼,預先將LDPC碼設為(NL,KL),其中NL為LDPC編碼輸出碼字的長度,KL為輸入信息比特長度;將RM碼設為(NR,KR),其中NR為RM編碼輸出碼字的長度,KR為輸入信息比特長度;該編碼方法包括:
信息數據分塊,將待編碼的數據按照RM碼的長度KR進行分塊處理,每個數據塊為長度為i的一維行向量;
RM編碼,將分塊后的各數據塊,分別經過RM編碼器進行編碼,生成長度為NR的RM碼字;其中,每個數據塊的行向量(維度為1×KR)與RM的生成矩陣GRM(維度為KR×NR)相乘,得到一個RM碼字(NR,KR);
LDPC編碼,將所述RM碼字組成KL比特,經過LDPC編碼器,生成NL的LDPC碼字,將所述數據塊的行向量(維度為1×KL)與LDPC的生成矩陣GLDPC(其維度為KL×NL)相乘,得到一個LDPC碼字(NL,KL)。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LDPC級聯碼的譯碼方法,將LDPC碼作為內碼,RM碼作為外碼,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內碼譯碼,將輸入的軟比特采用預定的譯碼算法進行譯碼,得到校驗結果、中間軟比特、判決信息比特;
b)當校驗結果正確或者聯合迭代達到最大次數時,將所述判決信息比特發送給第一外碼譯碼器,所述第一外碼譯碼器對判決信息比特進行外碼譯碼;否則,將所述中間軟比特發送給第二外碼譯碼器,所述第二外碼譯碼器將所述中間軟比特中的RM碼進行外碼譯碼,并更新中間軟比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岸線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岸線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60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眼科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面向復雜多軸系統的B樣條曲線計算加速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