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熒光布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345378.4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583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游訓;李天源;托馬斯·沃爾特施密特;姜興盛;吳劍晗;王富城;陳珂;莊麗君;文生保;林鵬;柯希賢;張俊峰;劉猛;吳建通;金倫;陳劍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8 | 分類號: | D06N3/18;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郭鵬飛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熒光 布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熒光布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作底層、制作黑色油墨層、制作亮面金油層、制作熒光內(nèi)層,制作熒光外層。本技術方案制備的熒光布料,熒光內(nèi)層的邊緣部分的單位體積熒光顆粒的含量較高,熒光內(nèi)層的邊緣具有更好的熒光效果。由于熒光外層中水性聚氨酯濃度高于熒光內(nèi)層,因此整個熒光外層和熒光內(nèi)層對光的折射率有差異,光的折射角度更多,也使得熒光顆粒的發(fā)光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熒光布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熒光布料一般為在布料染色過程中加入熒光染料,使得染料滲入織物中。但這種方法所制備的熒光布料在洗滌過程中熒光顆粒容易掉落,同時熒光效果并不明顯,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在織物表面涂覆熒光染料為熒光布料的另一種制備方式,將熒光顆粒通過粘黏劑固定在織物的表面,但在涂覆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熒光顆粒涂抹不均勻的情況,不美觀影響熒光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熒光布料及其制備方法,將熒光顆粒混合入水性聚氨酯中,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固定于布料的表面,形成熒光層,在防水的同時,具有加強熒光效果的作用。
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熒光布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熒光布料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制作底層:將透明水性樹脂涂覆或印刷在布料上,制備防水底層;
制作黑色油墨層:在防水底層上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印制黑色油墨層;
制作亮面金油層:在黑色油墨層上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用水性聚氨酯金油印制亮面金油層;
制作熒光內(nèi)層:將熒光涂料,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在所述亮面金油層上印制熒光內(nèi)層;所述熒光內(nèi)層的厚度為0.5mm-2mm;
制作熒光外層:將熒光涂料按照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印制在所述熒光內(nèi)層上,形成熒光外層;所述熒光外層的厚度小于0.1mm;
所述熒光涂料中含有熒光顆粒和水性聚氨酯,所述熒光內(nèi)層中水性聚氨酯的濃度高于熒光外層中水性聚氨酯的濃度。
進一步地,所述熒光涂料組成包括:50-60質(zhì)量份的水性聚氨酯、4-7質(zhì)量份的極性溶液和0.05-0.2質(zhì)量份的熒光顆粒。
進一步地,所述熒光內(nèi)層的厚度為1-2mm;所述熒光外層的厚度為0.03-0.05mm。
進一步地,所述熒光涂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粒徑為20-25um的熒光顆粒混合于極性溶液,超聲分散,得到含熒光顆粒的溶液;再將含熒光顆粒的溶液混合于水性聚氨酯金油中,分散均勻,得到熒光涂料。
進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金油的組分為:87wt%-95wt%的水性聚氨酯、2.5-10wt%的極性溶液、2-4wt%消泡及增稠助劑,0.3-0.7wt%有機胺。
進一步地,所述極性溶液為乙醇、丙二醇、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丁醚或其混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熒光布料的制備采用套版絲網(wǎng)印刷的方法。
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熒光布料,所述熒光布料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進行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5378.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