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結構的加固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41786.2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84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邱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永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結構 加固 連接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結構的加固連接裝置,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利用鉆頭螺入直角內,進行裝置的初次固定,在將固定桿上的螺頭螺入支撐板的螺口內部,實現裝置的二次固定,同時鞏固桿上的卡頭卡入固定板上的卡口中,實現了裝置的一體化,并且進行再次固定,最后通過膨脹螺絲打入建筑結構主體,進行最終固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結構的加固連接裝置,屬于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建筑以木結構建筑為主,西方的傳統建筑以磚石結構為主,現代的建筑則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具有樸素淡雅的風格,主要以茅草、木材和磚瓦為建筑材料,以木架構為結構方式柱、梁、枋、檁和椽等構件,按照結構需要的實際大小、形狀和間距組合在一起。
建筑施工過程中,往往遇到需要對結構進行加固連接的問題,現有技術中,大多通過粘合劑粘接的方式的,但是這樣使用不方便而且固定的效果一般,可能將前面的結構固定好之后,由于對后續結構進行安裝時的震動往往會造成前面的結構或連接裝置脫落,導致整體結構不穩定,影響建筑質量,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由于建筑結構的框架不能進行塑性變形,建筑結構遭受外力荷載,容易在其框架部位產生間隙,這對于建筑物來說將是一個致命傷害,嚴重的話會產生倒塌,目前古建筑加固連接裝置,且在對古建筑加固過程中,存在著:加固裝置結構復雜,且安裝操作不便,且對建筑的加工不牢固。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目前加固裝置結構復雜,且安裝操作不便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建筑結構的加固連接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建筑結構的加固連接裝置,包括建筑結構主體,所述建筑結構主體為建筑結構墻角處,所述建筑結構主體的墻角處內部嵌入鉆頭,鉆頭與連接桿進行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支撐板進行連接,所述支撐板兩端通過連接頭與固定板進行連接,所述固定板設有兩個,所述固定板通過連接頭與鞏固桿進行連接,所述鞏固桿通過連接球與固定桿進行連接,所述固定板頂部設有膨脹螺絲。
所述固定板在使用后,兩板延長線形成的夾角最大為90°,且固定板在不使用時,可以通過連接頭進行自由活動。
所述鞏固桿兩端設有卡頭,固定桿底部設有螺頭。
所述支撐板中間設有螺口。
所述螺頭螺入螺口內,實現支撐板與固定桿的連接。
所述鞏固桿通過通過連接頭進行自由活動。
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卡口,卡頭卡入卡口內,實現對固定板及鞏固桿的固定。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利用鉆頭螺入直角內,進行裝置的初次固定,在將固定桿上的螺頭螺入支撐板的螺口內部,實現裝置的二次固定,同時鞏固桿上的卡頭卡入固定板上的卡口中,實現了裝置的一體化,并且進行再次固定,最后通過膨脹螺絲打入建筑結構主體,進行最終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局部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中固定板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中支撐板的結構圖;
其中,1、鉆頭;2、固定板;3、支撐板;4、連接桿;5、建筑結構主體;6、連接頭;7、鞏固桿;8、連接球;9、膨脹螺絲;10、固定桿;11、螺口;12、螺頭;13、卡頭;14、卡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永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永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17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壓力鍋的冷卻盤及壓力鍋
- 下一篇:一種數控凸輪軸澆冒口切割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