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斷層活動性的定量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39719.7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5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蔣有錄;王宇;劉景東;李明陽;沈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張玲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斷層 活動性 定量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斷層活動性的定量評價方法,屬于油氣勘探技術領域,能夠從斷層活動多次性角度出發,定量表征斷層活動性。該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對研究區進行地震反演,選取斷層內解釋點、下降盤解釋點和上升盤解釋點,計算每一解釋點對應的波峰頻率屬性,并繪制波峰頻率屬性平面圖,選取下降盤研究點和上升盤研究點,沿砂體展布的方向對下降盤研究點和上升盤研究點分別進行異常判斷,若下降盤研究點或/和上升盤研究點中存在異常點,則置換新的研究點,并對新的研究點進行異常判斷,直至研究點中無異常點為止,以當前下降盤研究點和上升盤研究點的波峰頻率屬性差值描述斷層對應部分的活動頻次,得到斷層活動性評價結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勘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斷層活動性的定量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斷層是由于地殼受力發生斷裂,兩側巖塊沿破裂面發生顯著相對位移而形成的構造。在陸相斷陷盆地中,斷層是溝通烴源巖和儲層的關鍵通道,對于斷塊型油氣田而言,成藏關鍵時期斷層垂向遮擋是分析油氣能否聚集成藏的要素之一:當斷層活動時,斷層間裂縫帶、微小裂縫為油氣運移提供了“高速通道”,油氣更傾向于在斷層活動部位最高點聚集;當斷層停止活動時,油氣則常在層內優勢砂體中運移,最終在斷層側向條件較好的地方成藏;當斷層再次開啟時,已經聚集的斷塊型油氣進行二次調整,部分油氣順斷層向淺層垂向運移與聚集。由此可見,斷層的多次活動無疑有利于油氣在淺部聚集成藏;反之,如果斷層活動次數較少,則更加有利于油氣富集于深層或多層系富集成藏。因而,研究斷層活動性對于油氣分布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國內外研究者提供了不同方法對斷層活動性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成藏期內斷層的斷距、古落差、斷層活動速率。其中,斷層活動速率研究最為深入,應用也最廣,其主要采取某地質年代內的地層厚度差除以地層發育時間的方法。該方法一定程度表征了斷層活動性,但究其根本是描述了假設斷層一直活動下的平均速率,但斷層的活動并非一直持續,由此可見這只是斷層活動性描述的近似表征方法,沒有考慮斷層活動的頻次性。
然而,目前對于斷層活動頻次的研究較少。實際上,成藏期內斷層低頻活動和斷層高頻活動對于油氣輸導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斷層活動次數較少,不具備強烈破壞、調節原生油氣藏的作用,早期油氣藏仍然存在,油氣往往可以多層系富集;后者因斷層地多次開啟,更加有利于油氣縱向輸導,對原先油氣藏破壞作用也較強,最終油氣較大概率富集于淺層。因此,有必要將斷層活動頻次考慮進來,作為斷層活動性評價的關鍵參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的斷層活動性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種斷層活動性的定量評價方法,能夠從斷層活動多次性角度出發,定量表征斷層活動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斷層活動性的定量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對研究區進行地震反演,得到地震反演資料;根據地震解釋密度,在研究區內斷層上選取若干個斷層內解釋點,并對應的在斷層下降盤和斷層上升盤中選取呈多排多列排列的若干下降盤解釋點和上升盤解釋點,根據獲得的地震反演資料提取所有解釋點的波峰數和地層厚度,并利用公式(1)計算每一解釋點對應的波峰頻率屬性,公式(1)的表達式如下:
式(1)中,V為解釋點對應的波峰頻率屬性,無量綱;N為解釋點對應的波峰數,無量綱;D為解釋點對應的地層厚度,單位為m;
(二)將所有解釋點對應的波峰頻率屬性標注在同一平面圖中,得到波峰頻率屬性平面圖;對波峰頻率屬性平面圖中的下降盤解釋點和上升盤解釋點分別標注排號,標注排號時自靠近斷層的一側向遠離斷層的一側由小至大標注;
(三)從波峰頻率屬性平面圖中,選取第一排下降盤解釋點作為下降盤研究點,選取第一排上升盤解釋點作為上升盤研究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97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