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9675.8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8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揚;劉厚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千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華 |
| 地址: | 250014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流化床 煙氣 脫硫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屬于煙氣處理設備領域,它包括工藝水箱,其通過管道與增壓水泵的進口連接,增壓水泵的出口通過管道與一制漿罐進口連接,增壓水泵的出口與制漿罐進口之間的管道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且制漿罐還通過管道與一料倉連接,制漿罐通過管道與漿液增壓泵的進口連接,漿液增壓泵的出口通過管道與第一噴槍相連,第一噴槍向流化床噴入脫硫漿液;增壓水泵的出口與流量控制開關的進口之間還連接有管道,此管道上連接有第二噴槍,第二噴槍能夠向流化床內噴射工藝水;通過直接向流化床內同時噴射工藝水和脫硫漿液,能夠增加脫硫漿液在流化床內的濕度,避免脫硫漿液被固態,提高脫硫漿液與煙氣中氣態污染物的反應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煙氣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
背景技術
在工業鍋爐和電廠鍋爐作業過程中一般會產生很多含有SO2、SO3及HF等氣態污染物的煙氣,這些煙氣一旦排放至空氣中會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近年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環境質量,對于排放更是嚴格控制,我國也是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對電廠鍋爐和工業鍋爐CFB-FGD技術的研究工作,目前,對于煙氣脫硫技術主要有:噴漿法,半干半濕法和干法,研究人員也對不同的脫硫方式進行試驗,實際試驗證明,在同樣工況下,噴漿法的脫硫效果最高,噴水增濕法次之,干法最差;干法因不能精確控制其濃度,所以在脫硫反應中可能會由于濃度原因增大脫硫劑的消耗,同時也導致脫硫副產物的增加,噴漿法的脫硫漿液濃度易控制,因此是目前推薦使用的方式。但是,目前的噴入的脫硫漿液不能實現濃度在線調控,當需要特定濃度的脫硫漿液時,需要另外單獨配制特定濃度的脫硫漿液,另外,在脫硫漿液噴入流化床時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脫硫漿液中的水分很快被氣化出現石灰漿液固化現象,進而也會影響脫硫漿液與煙氣中氣態污染物的反應速率,所以,需要設計一種既能夠快速準確的配制所需濃度的脫硫漿液,又能保證脫硫漿液在噴入流化床時不被固化的脫硫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容屬于發明人的技術認知范疇,并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申請是為了解決目前噴漿法脫硫過程中脫硫漿液在流化床內被固化,降低脫硫漿液與煙氣中氣態污染物的反應速率的問題,同時還能解決目前噴漿法不能實現濃度在線調控的問題,故而設計一種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其具體為:
一種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包括工藝水箱,工藝水箱通過管道與增壓水泵的進口連接,增壓水泵的出口通過管道與一制漿罐進口連接,增壓水泵的出口與制漿罐進口之間的管道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且制漿罐還通過管道與一料倉連接,料倉與制漿罐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稱重控制組件,制漿罐的出口通過管道與漿液增壓泵的進口連接,漿液增壓泵的出口通過管道與一第一噴槍相連,第一噴槍能夠將脫硫漿液噴入流化床內;增壓水泵的出口與流量控制開關的進口之間還連接有管道,此管道上設有第一開關,該管道上連接有第二噴槍,第二噴槍能夠向流化床內噴射工藝水。
優選的,第一噴槍設置于流化床內且第一噴槍的噴射方向與煙氣流動方向平行且同向,且在第一噴槍與漿液增壓泵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第二開關。
優選的,第二噴槍也設置于流化床內并且與第一噴槍呈平行且同向設置。
優選的,增壓水泵的出口與流量控制開關的進口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數顯流量計。
進一步優選的,還包括:壓縮氣體管道,壓縮氣體管道與第一噴槍連通。
優選的,壓縮氣體管道還與第二噴槍連通。
優選的,增壓水泵的出口與工藝水箱之間還連接有回流管道。
優選的,增壓水泵的出口與制漿罐進口之間的管道與漿液增壓泵的出口之間還連通有管道,此管道上設有第三開關。
優選的,稱重控制組件為螺旋稱重給料機,螺旋稱重給料機設置于料倉與制漿罐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師范大學,未經山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96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