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恒流源驅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39025.3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54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世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益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5/345 | 分類號: | H05B45/345;H05B4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流源 驅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恒流源驅動系統,包括一電源模組、一連接至該電源模組的主要工作負載模組、一連接至該主要工作負載模組的次要工作負載模組、以及一加權控制器。該主要工作負載模組由該電源模組所提供的電力驅動。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與一可變阻抗控制器并聯。該加權控制器連接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的第一回路上獲取該第一回路的第一電流值并連接至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的第二回路上獲取該第二回路的第二電流值,并經由該第一電流值與第二電流值的加總與一設定的目標電流值比較并回授一控制訊號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以輸出恒定電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電路驅動系統,特別是指一種經由電路控制使整體電路輸出趨于恒定值的恒流源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LED燈(LED lamp)是指利用發光二極體(LED)作為光源的燈具,一般使用半導體制成。隨著發光二極體技術的進步,高功率、高光度的發光二極體儼然以逐漸取代其他類型的傳統光源。
由于發光二極體是一個低電壓的半導體產品,過高的電壓會導致損壞,因此發光二極體不能直接由標準的交流電驅動,需要通過額外電路控制電壓和電流供應。這個電路包括一連串的二極體和電阻,以控制電壓的極性和限制電流。但這樣的作法會使多余的電壓轉化為熱而流失。為解決熱損的問題,一般的作法會將多顆LED串聯以降低電壓損失,然而在這樣的電路配置上當其中任一顆LED故障時則于整個串聯回路上的LED均不會發光,進而造成更進一步衍生的問題。
另一方面,發光二極體于運作時,需要通過相對恒定的電流驅動,如果輸入的電流的經常性的產生中或大幅度地的變動,不僅在使用上容易造成光通量浮動,很有可能進一步減損發光二極體的壽命造成光衰或毀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恒流源驅動系統,包括一電源模組、一連接至該電源模組的主要工作負載模組、一連接至該主要工作負載模組的次要工作負載模組、以及一加權控制器。該主要工作負載模組由該電源模組所提供的電力驅動。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與一可變阻抗控制器并聯。該加權控制器連接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的第一回路上獲取該第一回路的第一電流值并連接至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的第二回路上獲取該第二回路的第二電流值,并經由該第一電流值與第二電流值的加總與一設定的目標電流值比較并回授一控制訊號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以輸出恒定電流。
優選地,該加權控制器包括一連接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的控制器、以及一連接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第一回路以及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的第二回路的加權器,該加權器將該第一回路的第一電流值與該第二回路的第二電流值進行加總并輸出至該控制器藉以與一設定的目標電流值比較并回授一控制訊號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以輸出恒定電流。
優選地,該加權器連接至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第一回路上的第一電流感測器以測得該第一電流,該加權器連接至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第二回路上的第二電流感測器以測得該第二電流。
優選地,該電流感測器為電流感測電阻或功率電晶體。
優選地,該可變阻抗控制器為FET壓控電阻。
優選地,該電源模組包括一連接至市電的整流器、以及一設置于該整流器后端的電磁干擾過濾器。
優選地,該主要工作負載模組包括有多個相互串連的負載單元,該負載單元的后端分別與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之間并連設置有對應的順向二極體。
優選地,該順向二極體的前端或后端上設置有開關單元,該開關單元連接至一控制器以控制該開關單元的啟閉。
優選地,該負載單元為由一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所構成的發光單元或發光陣列。
優選地,該次要工作負載模組為微控制器、感測器、恒定電壓或恒定電流之驅動模組。
本發明比起習知技術具有以下優勢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益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益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90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機裝配結構
- 下一篇:智能型假負載電量消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