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37567.7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88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政權;張佩;鄂殿玉;熊仕顯;張思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理工大學;贛江新區澳博顆粒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4 | 分類號: | 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18/24;B02C18/22;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42699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工原料 破碎 處理 反應 系統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涉及化工原料處理技術領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頂端連接有進料管,且機體的內部安裝有破碎機構,所述機體的內側靠近底端水平貫穿有螺桿,且螺桿的外側螺紋連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與機體的內壁之間為滑動連接。該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通過對主軸、破碎刀片、活動軸及第一電機的設置,當需要對機體內側局部的化工原料進行破碎處理工作時,則啟動第一電機后,其能夠呈順時針帶動主軸旋轉,則與主軸呈單向嚙合連接的活動軸靜置,便于該破碎機構對機體內部一側的化工原料進行破碎處理,避免電力驅動破碎機構整體,造成電力能源的浪費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原料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化工原料的種類很多,用途很廣,化學品在全世界有500~700萬種之多,同時,化工原料的狀態不唯一,故需要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對固態的化工原料進行破碎處理,使得化工原料能夠更加充分的反應及使用。
現有的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在工作時,其不具備對機體內部的化工原料進行局部破碎操作,使得破碎機構整體均需要電力驅動,導致電力損耗過大,并且不能夠通過彈性組件輔助化工原料破碎后進行混合處理,導致破碎后的化工原料的反應、檢測速度緩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在工作時,其不具備對機體內部的化工原料進行局部破碎操作,使得破碎機構整體均需要電力驅動,導致電力損耗過大,并且不能夠通過彈性組件輔助化工原料破碎后進行混合處理,導致破碎后的化工原料的反應、檢測速度緩慢的缺點,而提出的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反應系統及化工原料破碎處理工藝,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頂端連接有進料管,且機體的內部安裝有破碎機構,所述機體的內側靠近底端水平貫穿有螺桿,且螺桿的外側螺紋連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與機體的內壁之間為滑動連接;
所述破碎機構的內側包括有主軸,且主軸的一端外側安裝有活動軸,所述主軸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一電機,且主軸、活動軸的外壁均安裝有破碎刀片,所述主軸的垂直于軸向方向上的兩側安置有副軸,且副軸與機體之間為活動連接;
所述機體的底端連接有底座,且機體的內側底端內嵌有彈性面料,所述底座的內部上方安裝有彈簧,且彈簧的一側安置有連接繩,所述連接繩的頂端與彈性面料相連接,且連接繩的底端與底座相連接,所述底座的內壁開設有滑槽,且底座的頂部貫穿有阻擋機構;
所述機體的一側連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反應罐體,所述反應罐體的頂端中部貫穿有轉軸,且轉軸的頂部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轉軸的底端安裝有活動盤,且活動盤的頂端四周分布有試劑筒。
優選的,所述進料管呈折線型結構分布于機體的頂端中部,且機體的中軸線與底座的中軸線相重合。
優選的,所述主軸與活動軸之間為單向嚙合連接,且主軸的形狀與副軸的形狀相吻合。
優選的,所述彈簧與連接繩呈相間狀分布,且彈簧等距設置有三組。
優選的,所述阻擋機構的內側包括有活動板,且活動板的底端連接有活動繩,所述活動繩的中部套接有滾輪,且活動繩的外側套設有定滑輪,所述定滑輪的外側活動連接有支架,且支架與底座之間為活動連接,所述支架的頂部安裝有電動推桿,且電動推桿的頂端與底座的延伸部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活動板的長度大于機體底端長度的二分之一,且活動板與底座之間為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滾輪的輸出端外側與滑槽的內側相貼合,且滑槽呈“八”字狀結構分布。
優選的,所述活動盤與轉軸之間呈垂直狀分布,且活動盤的頂端四周等距均勻分布有試劑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理工大學;贛江新區澳博顆粒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理工大學;贛江新區澳博顆粒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75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