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監控室人員在崗消防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7566.2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54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姜子政;余慶夫;徐衛忠;吳幫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科安消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7/50 | 分類號: | A62C37/50;G08B7/06;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鐘隆輝 |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監控 人員 在崗 消防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監控室人員在崗消防監測系統,涉及消防技術領域,包括遠程控制系統監管系統,遠程控制系統包括消防監控主機、供電電源、報警終端以及數據采集終端;監管系統包括監控控制器以及便攜值班器;監控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MCU和與第一主控MCU相連的第一藍牙模塊、射頻ID讀卡模塊;便攜值班器包括第二主控MCU與第二主控MCU相連的第二藍牙模塊、射頻ID模塊和錄音模塊;從氣體、火焰和液體等方面對不安全消防因素進行全面完善的監控;同時設置對監控人員的監控的包括監測控制器與便攜值班器的監管系統,通過監測控制器與便攜值班器之間若干時隙就進行應答式確認通訊,解決了不清楚監控人員的是否在崗的問題,保證監控人員時刻關注監控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監控室人員在崗消防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中高層、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消防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出現群死群傷的重大災害并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需要配套消防監控系統對消防安全進行實時的監控處理,然而現有的消防監控系統監控功能較為單一導致監控效率低下;此外,消防監測系統終端所在的監控室并未設置對監控人員的工作狀態的進行監管,可能出現消防監測系統出現報警信號時而監控人員未在崗或其他原因而未及時響應。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從氣體、火焰和液體三個方面對不安全的消防因素進行全面完善的監控處理,并對監控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統一處理,從而實現了消防監控系統全面高效的監控效果,避免了監控系統單一化監控帶來的低效性,增強了消防監控系統的實用性;同時設置對監控人員的監控的包括監測控制器與便攜值班器的監管系統,通過監測控制器與便攜值班器之間間隔若干時隙就進行應答式確認通訊,判斷便攜值班器及與之對應的值班人員是否在崗,并且通過唯一的ID號進行人員身份識認,解決了不清楚監控人員的是否在崗的問題,保證監控人員時刻關注監控系統。
本發明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監控室人員在崗消防監測系統,包括位于監控室的遠程控制系統和用于對監控室內的監控人員進行監控的監管系統;
所述遠程控制系統包括消防監控主機、供電電源、報警終端以及數據采集終端,所述消防監控主機通過導線與所述供電電源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消防監控主機通過網絡模塊與數據采集終端通信;所述數據采集終端包括氣體傳感器數據終端、火焰傳感器數據終端以及液體傳感器數據終端;所述消防監控主機與所述報警終端通過所述網絡模塊通信;
所述消防監控主機包括數據處理模塊和數據輸出模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和所述數據輸出模塊電性連接;
所述供電電源通過電源監控系統進行監控;
所述監管系統包括監控控制器以及便攜值班器;
所述監控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MCU和與所述第一主控MCU相連的第一藍牙模塊、射頻ID讀卡模塊;
所述便攜值班器包括第二主控MCU與所述第二主控MCU相連的第二藍牙模塊、射頻ID模塊和錄音模塊,所述射頻ID模塊預置有監控室值班人員的ID信息或包含有預置值班人員ID信息的ID卡;
所述第一藍牙模塊與所述第二藍牙模塊通訊連接,所述錄音模塊摘錄的音頻數據和所述監測控制器、所述便攜值班器相互間實現數據交互;所述監控控制器通過所述網絡模塊通過與對監控室進行監控的監控中心通信。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報警終端包括聲光報警模塊和聯網報警模塊,所述報警終端與消防噴淋平臺有線通信。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錄音模塊集成有存儲器。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便攜值班器設置有蜂鳴器,所述蜂鳴器與所述第二主控MCU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科安消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科安消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75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