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6795.2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60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曹永瀟;楊育紅;李秀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29/03 | 分類號: | 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棧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劉婷 |
| 地址: | 45001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業 污染 廢水 綜合 處理 再利用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處理池、蓄水池和排水溝渠,所述排水溝渠與處理池的頂端側壁連通,處理池與蓄水池之間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上安裝有電動閥門,所述處理池的上表面兩側固定地對稱設置有兩個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側表面安裝有控制開關組。本發明示例的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可以直接建設在污水源頭處如飼養廠附近、家產品加工廠附近等,處理池與排水溝渠連通,可以直接將農業污染廢水排放到處理池中處理,成本低,處理快,廢水在處理后可以直接排入蓄水池內供農業水利灌溉使用,使用方便,同時過濾筒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和驅動螺桿帶動升降,便于清理和更換過濾網,操作簡單,易于維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水利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農業廢水是農作物栽培、牲畜飼養、農產品加工等過程排出的廢水。廢水主要分為農田排水,飼養場排水,農產品加工廢水等。農業廢水水量大,影響面廣,據美國1977年統計,它比城市污水、工業廢水因污染而引起水體的BOD增多要大5~6倍,影響水域面積占水域總面積的68%。
現有的農業污染廢水處理裝置,大部分需要將污染廢水集中到廢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交通不便的地區,因建設成本較高,很難鋪設用于集中污水的管道或水渠,且現有的農業污染廢水處理裝置費時費力,在處理之后不能及時應用于農業水利,同時過濾裝置不易清理,操作不便,使用麻煩,因此我們提出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可以直接建設在污水源頭處如飼養廠附近、家產品加工廠附近等,處理池與排水溝渠連通,可以直接將農業污染廢水排放到處理池中處理,成本低,處理快,廢水在處理后可以直接排入蓄水池內供農業水利灌溉使用,使用方便,同時過濾筒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和驅動螺桿帶動升降,便于清理和更換過濾網,操作簡單,易于維護,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農業污染廢水綜合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處理池、蓄水池和排水溝渠,所述排水溝渠與處理池的頂端側壁連通,處理池與蓄水池之間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上安裝有電動閥門,所述處理池的上表面兩側固定地對稱設置有兩個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側表面安裝有控制開關組,控制開關組的輸入端與外置電源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固定柱的內側表面開設有滑槽,滑槽內滑動設置有滑塊,滑塊的上表面開設有螺孔,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的輸入端和電動閥門的輸入端均與控制開關組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穿入滑槽內并通過聯軸器與驅動螺桿連接,驅動螺桿通過螺孔與滑塊螺紋連接,所述滑塊的側表面固定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過濾筒,過濾筒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過濾網。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筒的上表面側邊通過鉸接件連接有大小與過濾筒匹配的蓋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蓋體的上表面靠近鉸接件處設置有加料管,加料管的外側表面螺紋連接有密封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蓋體的下表面設置有與加料管連通的彈簧軟管,所述彈簧軟管穿出過濾網的下表面。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筒的筒體形狀為弧形,過濾筒的邊緣處鉸接有弧形門板,弧形門板關閉時與過濾筒連接為一個整體的圓筒。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弧形門板與過濾筒的連接處均勻開設有固定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管和電動閥門的數量不少于四組,且不少于四組的連接管和電動閥門等距離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未經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67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輕質材料連續制備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非公路自卸車全液壓驅動雙橋轉向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