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運動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4214.1 | 申請日: | 2019-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44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任欽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千里行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5/00 | 分類號: | A43B5/00;A43B13/18;A43B7/32;A43B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6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運動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運動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和鞋底組成,鞋面固定連接與鞋底上,鞋底有鞋底、鞋中底、減震柱、減震橋和鞋上底組成,鞋底與鞋中底通過卡扣的形式脫拆連接在一起,鞋底可以更換,鞋中底與鞋上底固定連接,兩者中間形成空腔,空腔分為腳掌腔與后跟腔兩部分,減震橋安裝于腳掌腔內,減震橋為弧形碳纖維材料,減震橋一端固定連接與鞋中底,另一端移動連接于鞋中底,后跟腔內安裝有減震柱,減震柱通過螺紋結構連接于鞋中底,本發明通過減震橋與減震柱的添加增強了減震緩沖的效果,通過減震柱的更換效果讓減震效果更加的持久,鞋底可以跟換可以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不會因為鞋底磨平失去防滑效果而丟掉鞋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子,特別是一種新型運動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們所穿著的運動鞋存在兩大弊端,第一鞋底容易磨損摩擦力降 低容易滑倒,第二鞋子的減震效果不能持久,氣墊容易損壞不易修復,綜 上所述鞋子的減震效果通過現在的解決方案是通過鞋底材料的更新或者氣 墊的增加,鞋底磨損是現在沒有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通過減震橋與減震柱的添加增強 了減震緩沖的效果,通過減震柱的更換效果讓減震效果更加的持久,鞋底 可以跟換可以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不會因為鞋底磨平失去防滑效果而丟 掉鞋子,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運動鞋包括:鞋面和鞋底組成,鞋面固定連接與鞋底上,鞋 底有鞋底、鞋中底、減震柱、減震橋和鞋上底組成,鞋底與鞋中底通過卡 扣的形式脫拆連接在一起,鞋底可以更換,鞋中底與鞋上底固定連接,兩 者中間形成空腔,空腔分為腳掌腔與后跟腔兩部分,減震橋安裝于腳掌腔 內,減震橋為弧形碳纖維材料,減震橋一端固定連接與鞋中底,另一端移 動連接于鞋中底,后跟腔內安裝有減震柱,減震柱通過螺紋結構連接于鞋 中底,減震柱為彈簧液壓式減震模式,減震柱由液壓桿和復位彈簧兩部分 組成,復位彈簧固定連接于液壓桿外側,液壓桿一端通過螺紋結構與鞋中 底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鞋上底的卡槽卡合,鞋上底由足弓支撐區、后跟包 裹區和前掌區三部分組成,足弓支撐區為貼合人體足弓支撐足弓為目的, 后跟包裹區讓腳后跟處于包裹狀態更加舒適,前掌區設置有按摩凸起可以 起到行走時按摩的作用。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鞋中底兩側設和底面都設有卡扣,鞋底 包裹于鞋中底上與其卡扣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卡槽,卡扣與卡槽卡合固定在 一起,鞋底內側設置有卡槽與鞋中底對應位置的卡扣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鞋底與鞋中底后跟連接處為透明連接殼, 連接殼托拆連接于鞋底與鞋中底之間,通過拆卸連接殼更換減震柱。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鞋中底與減震橋移動連接的位置設有滑 道,減震橋移動連接端設有滑動軸,滑動軸兩端穿裝于滑道上,減震橋受 到壓力后伸展前端順滑到移動,壓力消除時回縮。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鞋中底與鞋上底四周通過澆筑固定連接 在一起,腔內通過減震橋支撐。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鞋上底前掌區安裝有按摩凸起,按摩凸 起與鞋上底一體成型脫模而成。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有:通過減震橋與減震柱的添加增強了減震緩 沖的效果,通過減震柱的更換效果讓減震效果更加的持久,鞋底可以跟換 可以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不會因為鞋底磨平失去防滑效果而丟掉鞋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鞋底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符號說明:
1.鞋面、2.鞋底、3.鞋上底、4.鞋下底、5.鞋中底、6.后跟腔、7.減震橋、 8.滑道、9.減震柱、10、腳掌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千里行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千里行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42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