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式混凝土組合預制構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1503.6 | 申請日: | 2019-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65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明強;代鳳娟;謝群;楊濤春;朱崇績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5/43 | 分類號: | E04B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棧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劉婷 |
| 地址: | 25002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先張法 預應力 雙向 疊合 板式 混凝土 組合 預制構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式混凝土組合預制構件,包括混凝土基板、基板張拉預應力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桁架鋼筋;所述基板張拉預應力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基板內部;所述桁架鋼筋鑲嵌在混凝土基板上表面;發明采用雙向疊合板的結構,在對疊合板的混凝土基板進行澆筑混凝土前施加預應力,采用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的形式,能夠極大的提高構件性能;本發明所提出的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具備更好的剛度和穩定性,打破了傳統單向裝配式疊合板承載強度的局限性,具有更佳的承載能力,適合大量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疊合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式混凝土組合預制構件。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的發展,裝配式建筑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造價低的優點,但由于預制構件自重較大,吊裝困難,不便于構件與構件之間進行組裝。因此,裝配式建筑疊合板結構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裝配式建筑疊合板的結構將樓板的厚度分為構件工廠預制和現場澆筑兩部分,這樣既可減輕構件運輸和安裝時的自重,現場又可不再采用模板和支模架,從而提高工效和保障施工安全;另通過現場二次澆筑,板的承載力提高、建筑物整體剛度加強。
現有技術中的裝配式疊合板基本都是單向板,且并無預應力的應用,導致了現有裝配式疊合板的構件性能較為局限而導致承載力受限。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式混凝土組合預制構件,其在疊合板的底板上采用先張法加預應力,有效地提高了構件性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先張法預應力雙向疊合板式混凝土組合預制構件,包括混凝土基板、基板張拉預應力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桁架鋼筋;
所述基板張拉預應力筋有多個,多個基板張拉預應力筋均包括縱向張拉筋和橫向張拉筋;
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有多個,多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均包括縱向預留筋和橫向預留筋;
所述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相互垂直設置,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位于所述混凝土基板內部;
所述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相互垂直設置,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板內部,且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在混凝土基板的外端均預留有連接端;
所述桁架鋼筋鑲嵌在混凝土基板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在同一水平面設置,所述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在同一水平面設置;且多個縱向張拉筋與多個縱向預留筋、多個橫向張拉筋與多個橫向預留筋水平面間隔設置;基板張拉預應力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設置同平面,在進行前期的鋪設時更加便捷;而將同方向的基板張拉預應力筋、現澆鋼筋混凝土層預應力筋間隔設置能夠有效地中衡混凝土基板與后期現場澆筑的混凝土的預應力,能夠有效地提高構件性能。
作為其中一個選擇,所述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在同一水平面設置;將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在同一水平面設置能夠在鋪設時減少鋼筋錯綜排列的復雜工序,有效地縮短施工期限。
作為另一個選擇,所述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所處水平面與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所述水平面非同一水平面;將縱向張拉筋、橫向張拉筋所處水平面與縱向預留筋、橫向預留筋所述水平面非同一水平面能夠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基板的承載力,使得混凝土基板具備多個鋼筋承載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15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